第五百六十二章 三冗第一戰(完)(第2/3頁)

要不這樣,交由地方官府來管,亦或者建議朝廷在地方設專門官署,往後由軍營向轉運司申報所需軍備,轉運司再負責向那官署購買,如此一來,便可相互掣肘,能夠杜絕一些腐敗的現象。”

他說得有些猶豫,這個相互掣肘,不是那麽容易,因為到底是三個官署在轉,這只能依靠他們公檢法和稅務司在旁監督。

元絳點點頭道:“如此也行,最好還是算作地方財政,西北地區常年戰亂,土地肥沃亦不如江南各路,地方財政是捉襟見肘,若將軍備生產放在西北,可使其繁榮,給當地百姓帶來福澤。這融我再考慮一番。”

稍稍一頓,他又道:“另外,我們還要負責青苗法,這放貸收利,可不是一個輕松的活。”

張斐道:“我的建議就是還能借則借,不能借也不能勉強,不要局限於農夫,亦可以放商貸,純粹視為一門買賣,我們公檢法會協助你們,斷定是否延緩百姓的還款期限,避免官民矛盾。”

元絳點點頭,道:“但是我還有一個想法。”

張斐道:“什麽想法。”

元絳道:“就是將青苗錢與裁軍聯系上,比如說,普通農戶若申請兵役,平時接受一定的訓練,並且在戰時,有義務趕赴戰場,可優先在困難時,申請這青苗錢,這麽一來,就能夠裁掉更多的士兵。”

張斐搖搖頭道:“這我不贊成,如果這麽做的話,在討債的時期,就會遇到很多問題,因為這裏面存在這兵役的義務,這也會影響到我們皇庭的判決。而且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只要軍餉充足,必然能夠隨時招募到士兵。”

有皇家警察在,搞這個是很多余的,因為公檢法若要成型,就需要不少皇家警察,如果增加一點點皇家警察,又能夠在戰時發揮作用,這其實是很賺的。

元絳稍稍點頭,但並未給答復。

因為這不是他的想法,而是王安石的想法,那保甲法沒了,王安石就想著借青苗法來暗中發展保甲法。

他還是比較信任自己的辦法,警署是什麽鬼。

張斐突然又想起什麽似得,“對了!轉運司可以盡量用小面值的鹽鈔來賠付士兵。”

元絳問道:“這是為何?”

張斐道:“那些士兵拿到鹽鈔,必然是去購買糧食等貨物,這極大推動鹽鈔交易中的作用。”

元絳道:“但是這也有可能導致濫發鹽鈔,尤其是朝廷急需的錢的時候。”

張斐道:“我們皇庭可以制止這一點。”

其實這才公檢法的真正的作用和價值,公正審幾個案子,影響是很小的。

真正價值,都是在無形中的。

比如說商業,其中鹽鈔、鹽債,這些在公檢法的加持,這威力是無窮無盡的。

……

而就在元絳與張斐商議之時,那邊蘇轍也在暗中與王韶、郭逵溝通,軍營中那些害群之馬,還有臉來申請賠償,這留著何用。

你們裁軍的時候,得注意一點,可別裁完之後,盡留一些害群之馬。

這對於郭逵、王韶而言,真是錦上添花。

他們立刻在永興軍大本營,召開會議。

基本上河中府的將領全部到齊,其中還包括種諤、種詁、折繼祖等邊境統帥。

郭逵坐在上座,面容嚴肅,目光一掃,氣氛頓時變得肅然。

“諸位可知,本官今日為何要找你們來?”

“下官不知。”

秦忠壽略顯忐忑道。

郭逵不怒自威地說道:“檢察院那邊查到一些在軍營裏面混吃混喝之人,竟然還腆著臉去檢察院申請索賠。”

此話一出,一些將領就已經開始冒汗了。

常言道,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啊!

他們的親戚多多少少都有在軍營裏面掛個名,白領軍費。

郭逵又道:“原本檢察院是打算要起訴那些人。”

去皇庭起訴?

一些將領甚至都已經開始在發抖。

就皇庭那審問流程,不可能給他們留底褲的,雖然皇庭不清算舊賬,但他們官途肯定也到此為止。

真是要命啊!

郭逵瞧了那些人一眼,又道:“不過被我給勸阻了,畢竟如今裁軍在即,檢察院也沒有必要大費周章,我也向檢察院保證,會將這些人全部清除。”

說到這裏,他又掃視一眼:“我不想讓大家都難堪,到時我會宣布士兵們可以自主申請退伍,我給你們一個月的時日,將那些混吃混喝的害群之馬,全部清除軍營,讓他們自己收拾包袱走人。

另外,你們要明白一點,裁軍不僅僅是涉及到士兵,還包括將官在內,你們別以為自己可以高枕無憂。

如果一個月後,還讓檢察院查到有害群之馬,藏於軍營,那就休怪我不講情面,都聽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