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庭審(中)(第2/3頁)

這宋朝的仵作還是相當強的,因為官府有著非常嚴格的查驗制度,這些都得寫下來。

一名檢察院將那份報告,以及當時仵作的檢驗記錄,給張斐送去。

蔡延慶與韋應方又尷尬地相覷一眼。

此案負責審問、調查的就是通判韋應方,但由於吳張氏早早就認罪,而且也不可能有第二個兇手,這些細節他們也就沒有去注意。

張斐認真看過之後,隨手遞給蔡京等人,然後皺眉向蘇轍問道:“這上面的證據,的確可以證明是吳母自己爬過去的,但為何吳張氏要承認是自己推吳母下去的。”

蘇轍道:“那是因為吳張氏也的確參與其中,由於吳母行動不便,她只能當時推車所在之地爬到河邊去,但無法從家裏爬到河邊去,是吳張氏推著她去到河邊,而且吳張氏也知道是吳母是要去自殺的。”

張斐聽得眉頭一皺,瞟了眼方才許芷倩悄悄遞上的文案,道:“根據《宋刑統》第二百五十八條規定,諸謀殺期親尊長、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者,皆斬。

且有疏議說明,不區分謀、傷、已殺,只要有謀,皆一律處斬。根據蘇檢察長方才所言,吳母此番自殺,顯然是吳母與吳張氏謀劃的,而吳張氏並非是毫不知情,依律屬謀殺罪,即便最後不是吳張氏推吳母下去的,也應處以斬刑,而不屬於過失殺人罪。”

在坐不少人是紛紛點頭,但同時臉上有露出疑慮之色,你們到底是不是一邊的?

蘇轍道:“但是根據我朝律例,耳目所不及,思慮所不至,以致他人死亡,可屬於過失殺人罪。吳張氏顯然是因為思慮所不至,才會協助吳母自殺。”

張斐問道:“可有證據證明?”

思慮所不至?

這很難去證明吧!

在坐的官員不禁凝眉思索起來了。

蘇轍道:“因為是吳母不斷懇求、哀求,甚至於以自虐的方式來威脅吳張氏,協助自己自殺,最終迫使吳張氏答應吳母,協助她自殺。”

張斐問道:“蘇檢察長此話可有證據?”

蘇轍道:“此事媯鄉花梨村的村民皆知,而且花梨村的陳大娘還曾親眼看見吳母抱著吳張氏的腳,哀求吳張氏幫助自己求死,如今陳大娘就庭外,庭長可傳召她上堂做供。”

張斐道:“傳陳氏。”

很快,就見到一個中年婦人來到庭上,這大娘倒是心大的很,一屁股就坐在證人椅上,這身正不怕影子斜,能坐為啥不坐。

大家紛紛驚訝地看著大娘,但是張斐、蔡京等人對此沒有任何表情。

蘇轍亦是如此,他還站起身來,問道:“請問陳大娘,你是哪裏人?”

陳大娘道:“俺是媯鄉梨花村人。”

蘇轍又問道:“不知大娘可認識那吳雷一家人。”

“俺是他家幾十年的鄰居,如何不認識。”

“那吳雷的妻子吳張氏,大娘可熟悉。”

“熟得很。”

“不知這吳張氏的為人如何。”

“吳張氏可是咱們鄉裏有名的賢妻,一個人不但要照顧兩個孩子,還要照顧癱瘓的老母,卻無半句怨言,還將家裏打理的井井有條,而且她可是非常孝順。”

“此話怎講?”

“有一回俺與吳張氏去河裏跳水,結果回來的路上,吳張氏突然暈倒在地,後經郎中救治,才醒了過來,這一問才知道,原來吳張氏已經有三日沒有吃飯。”

也蘇轍詢問,大娘又聲色並茂,手舞足蹈地說道:“當時她夫君吳雷也病了,這全家老小都是她在照顧,可家裏糧食又不多了,於是吳張氏就將自己的飯給吳母和吳雷吃,自己就喝水充饑,這事咱們媯鄉的人全都知道……”

語氣中透著一股抱打不平的意思。

而庭院內外隱隱聽到嘆息、嗚咽之聲。

不少婦人聽得是直抹眼角。

坐在庭內的陸茶婆都已經哭得是稀裏嘩啦。

蘇轍又問道:“我聽說大娘還曾親眼見到吳母抱著吳張氏的腿求死。”

陳大娘點點頭道:“那天俺剛從菜土裏面忙活完,在回家的路上,經過吳家時,聽到裏面傳來哭喊聲,於是俺就過去瞅了瞅,發現吳母一邊抱著吳張氏的腿,哭喊著自己不想連累他們,自己生不如死之類的話,後來還用腦袋去磕地,吳張氏趕忙一把抱住吳母,兩個人抱在一塊哭。其實吳母已經不是一天要求死,這村裏人都知道。”

蘇轍問道:“吳雷也知道?”

“知道。”

陳大娘道:“時不時就要鬧一回,能不知道麽,但吳雷夫婦可都是非常孝順的,從來都是好生安慰,盡心盡力的照顧吳母,可他們越是如此,那吳母越是求死。”

蘇轍道:“既然兒子如此孝順,為何吳母還要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