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天地睹方圓(第2/4頁)

反倒是蘭奕臻自己說道:“這回主功在於七弟,說他是兒臣的救命恩人也不為過。”

正平帝一聽,更為高興:“吾家有兒初長成,你們此行化解了危機,不僅有功於朕,有功於朝廷,更是有功於社稷,有功於天下!如此大功,理應重賞。”

他一邊吩咐,侍從官一邊連忙拿出紙筆記錄:“等到回宮之後,著賞太子明珠百斛,禦賜寶劍一柄,汗血寶馬十匹;賞皇後蜀錦百匹,紫玉如意一柄。至於歡兒……”

正平帝微微沉吟,忽然笑問蘭奕歡:“封你為安王如何?”

正平帝此言一出,周圍出現了片刻短暫的安靜。

大雍沒有皇子落地封王的習慣,往往都是各憑本事以及母族家世來賺取爵位。

目前諸位皇子中,除了太子,大皇子和五皇子都封了郡王,剩下的人都還沒有王爵在身,三皇子雖然到了年紀,但母家不夠顯達,也僅僅是侯爵,而正平帝要給蘭奕歡封的單字王卻已經是親王中的最高等級。

這就代表著,蘭奕歡將一躍成為太子之外另一個最有競爭力的皇子。

對此,其他一幹比他年長的皇子們會怎麽想?太子又會怎麽想?

而蘭奕歡從小跟在蘭奕臻的身邊長大,可以說是被他一手調教出來的,有此一事,蘭奕歡若是仍舊對太子一心支持,太子的地位將更加穩固。

但若是他生出野心……那麽,這對關系親密的兄弟就也要反目成仇了。

更何況,大臣們之中,也已經有些善於察言觀色的人精們隱約看了出來,這次回京,太子對七殿下的態度看起來,與平時的寵溺縱容也隱隱有了些不同,似乎多了一些更加強勢的……掌控欲。

有好幾次,他看著七殿下出神,眼神中都帶著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晦暗之色。

這也讓人不由得聯想起了前一陣子關於太子和七皇子發生矛盾甚至大打出手的傳聞,心中更生猜測。

正平帝的一句話,掀起眾人心中波瀾萬千,接下來,都在暗暗地關注著蘭奕歡的反應。

只見蘭奕歡微微一怔之後,臉上並無多少欣喜之色,而是笑著說道:“兒臣謝父皇恩典。只是……兒臣想稍微換一下。”

正平帝還是頭一次給人封賞遇見有人表示不滿意的,怔了怔:“哦,你想換什麽?”

蘭奕歡道:“兒臣覺得‘安王’二字沉靜穩重,與兒臣不太適合,‘王’之一字霸氣威武,兒臣年紀尚小,有各位哥哥在前,更不敢忝居此位,所以,父皇您看……能不能給兒臣換個官當當呢?”

正平帝喝道:“胡鬧!這也是能由得你討價還價的,你當是外面買菜嗎?”

蘭奕歡道:“兒臣以戰功獲賞,如果可以的話,兒臣更想被封為將軍,兒臣覺得,將軍更加威風!最好就叫什麽威武大將軍、常勝大將軍之類的。”

真是小孩子心性,不想要王爵想當將軍,難道他不知道,這兩個名號之間的差距,可是天差地別?

還是說他當真無心帝位?

正平帝又好氣又好笑,揮手道:“去去去!”

蘭奕歡笑道:“父皇這是答應了嗎?多謝父皇!”

他就這樣裝著糊塗把王爵給推了,賺回來一個大將軍。

親王是帝王之子,將軍卻是國之柱石。

其他人聽到蘭奕歡的話,也覺得這是他在表明自己的心意和態度。

有人失望,覺得如此便不能往他身上押寶了,但也有人因此不免松了口氣,紛紛露出笑容。

人群中,有兩名官員站在最後不起眼的位置,悄悄靠在一處,赫然正是欽天監監正王蟠和衛尉軍副統領蔡潛鱗。

蔡潛鱗低聲道:“王大人,你的東西都準備好了嗎?人已經到了。如果你這邊沒有問題,我立刻傳他過來。”

王蟠從剛才開始雙手就一直在微微發抖,臉上緊張的連一點血色都沒有,此時聽蔡潛鱗一說,他不禁驚道:“這麽快就來了。”

“這事情就是要在眾目睽睽之下說出才有效果,再耽擱下去就來不及了!”

蔡潛鱗沉聲道:“王大人,你只要記住,只要聽見關於泰山上祭台坍塌的稟報,立刻站出來告訴陛下前幾日地動儀落珠的事,咬死了天生異象,必是東宮不穩便是。後面的事情,我們自會處理!”

從選擇對地動儀做手腳的那一刻開始,已經注定了王蟠必須與他們合作,沒有其他的選擇,此時聽了蔡潛鱗的話,也只能咬了咬牙,答應下來。

就在出迎的百官接到了兩位凱旋而歸的皇子,即將入城回宮之際,忽聽一騎快馬由遠及近,向著城門這邊疾馳而來。

“陛下,有急報!”

正平帝正要上輦,聞言停住了動作,其他大臣們也紛紛朝著那名傳訊官望去。

“發生何事?”

只見那人跳下馬來,大步走到皇上面前,單膝跪下,稟報道:“回稟陛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