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第2/2頁)

流言越傳越開,一時之間,京城各坊間的還被激發出了民憤民怨。

之所以後果會爆發得這麽嚴重,除了韓徹暗中派人做了些許的推波助瀾,也是因為鹽還事關到人的必要生存物資。

普通百姓確實是沒膽子跟官員對上,但若這些事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自然又不同了。

就好比早前朝廷在韓徹的提議下,實施榷茶去掌控邊境的外藩或胡人時一樣。

至於禁止?

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而就在京城百姓對此事議論紛紛,且憤怒至極時,韓徹也如他之前對百姓所承諾的一般,攜帶著那些罪證,開始出發進宮求見皇帝。

因為是真有心想保住韓徹,皇帝還特意派遣了人去韓府圍觀。

此刻,待到對方匯報完畢後,皇帝也久久未曾做出回應。

實在是無論那王尚書等人也好,亦或者是皇帝也好,都以為韓徹這次最多不過能自證了清白。然而他卻借著自證清白的同時,還實施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並且他在用著對方陷害他的手段進行反擊的時候,韓徹更是實施出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水平。

那匯報的人便一直安靜的站立在那裏,頭還保持著微微低垂的姿勢。

宮殿之中,一時沉寂的有些嚇人,隨侍的人皆不敢發出一丁點的聲響。一直到有內侍前來匯報,言道韓徹求見。

“下去吧。”皇帝揮了揮手,又對內侍道:“傳韓徹。”

韓徹在跟隨內侍進入宮殿,又給皇帝行過禮後,便也直奔了主題,朝著皇帝伏拜道:“……臣懇請陛下徹查此事。”

皇帝在查看完韓徹呈過來的罪證後,先定定的看著伏拜在自己面前的韓徹,許久才嘆息一聲。

因伏拜的姿勢關系,使得韓徹無法察看到皇帝的神態,但卻也在這一聲嘆息出來後,心頭跟著不由得一松。

王尚書那人,雖然貪婪,卻也是有一定能力在的。

而且他還是最早站位皇帝的那波人,更是在之前的政治鬥爭中為皇帝取得最終的勝利,創立過不小的功勞。

所以皇帝對王尚書是真存有幾分舊情在的,那麽韓徹想要皇帝徹底放棄他,就必須讓事態嚴重到一定的程度。

至於貪汙受賄?

結黨營私?

玩弄權術?

這些放在普通的臣子身上,絕對夠他們狠狠喝上一壺的罪名,放在王尚書身上,皇帝卻選擇了數次包容。

是的,已經包容多次了。

作為一個皇帝,這個天下絕對的掌控者,身邊重臣的基本品性和處事,他不可能完全不知曉的。

所以即便韓徹一早便把證據交給皇帝,讓皇帝對其作出懲治,力度也絕對達不到韓徹想要的結果。

不過眼下不同了。

“愛卿今日受苦了。”嘆息過後,皇帝一臉溫情的走過去,親自將韓徹扶了起來。

“陛下,臣並未覺得受苦。”韓徹卻一臉正色道:“臣既然從未行差踏錯,自是不懼任何流言誹謗。”

皇帝又一次沉默了下來。

韓徹也安靜的佇立在一旁,靜靜的等待著皇帝最後的決策。

實際上,事情發展到了現在,皇帝除了派人去徹查,也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了。

臨近天黑,韓徹終於歸家。

“如何?”早已在家中等候多時的齊五郎,忙上前詢問。

此刻也不止他在,只除了身份不甚方便的李澤之外,家裏其他的人,能在的都在這裏一直等著韓徹回來。

這一次的事情實在太過嚴重,家裏所有人如果沒有親眼瞧見結果出來,都沒辦法安下心來了。

“陛下把證據都留下了。”韓徹便笑著對一臉擔憂的眾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