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第2/2頁)

再者,韓徹還言道:“茶葉多生長於南方,較為溫暖之地,然夷人多處於西南或西北之地……”

茶葉同樣便也面臨著運輸上的問題。

韓徹便表示:“臣認為,依然可借助商人來解決,朝廷只需嚴格掌控住茶源和對外藩或胡人的直接交易……”

皇帝坐在那,聽著韓徹對榷茶制度接下來的實施娓娓而談,也不由得被他所描述的茶葉龐大市場所吸引了進去。

顯而易見,韓徹也確實如他一直說的那樣,他更擅長的是民生經濟。

想到這,皇帝終是嘆息了一聲:“罷了。”

兩日後,皇帝便在朝堂宣布了新的吏部尚書人選。

“二郎,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當天傍晚,等到韓徹剛回到家裏時,因聽聞消息,早就等候多時的齊五郎忙一臉緊張的上前問道。

吏部尚書換人可絕非小事,所以朝堂上剛做完宣布,消息便以極快的速度,在京城官員之間傳播開了。

為著家人和自己著想,韓徹一直以來都鮮少會跟家裏人講公務上的事情。

這一次也是一樣。

所以齊五郎乍一聽,難免便往會往不好的方向去想。

“姐夫,晚點再和你解釋。”韓徹對他只笑著說道。

這件事是韓徹主動請辭,皇帝並沒有對他有任何的不滿和懷疑,甚至還要在繼續信重韓徹的情況下,自然不會讓他被外界過多揣測。

於是幾乎是韓徹剛說完這話沒多久,宮中的內侍便過來傳達了皇帝的旨意,還有一眾賜予韓徹和柳氏的賞賜。

時下五品以上的官員,若能獲得重視,其母或妻,便有機會詔封外命婦。

柳氏早前便隨著韓徹的職位上升,被冊封為郡夫人。

至於韓徹,雖然吏部尚書的職位被他請辭了去,但他不僅各項使職還在,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職位也還在。

要知曉因著老皇帝在位時為了權衡,對原為當然宰相的三省長官等權利不斷進行削弱,於是便導致後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宰相。

這些年來,現任的這位皇帝也是以韓徹所任職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來主政事。

在這次的旨意裏,皇帝還將韓徹升任為了中書侍郎。

然後內侍這會又特意過來的宣旨賞賜,待到全家謝恩完畢,內侍也沖韓徹作揖笑著離去之後,這下子,不用韓徹再多做解釋,齊五郎也徹底放下心來。

“倒是我過於擔憂了。”放下心來後的齊五郎,臉上此時也終於有了笑意。

在家就被齊五郎說了這件事,導致也同樣嚇到了的大娘,這時候便在一旁沒好氣的說道:“你還說呢,我都跟著受驚了一場。”

往常齊五郎倒也不至於這樣,像之前韓徹改革常平倉的時候,齊五郎還知曉要先避開著點大娘,免得她滋生不必要的擔憂。但實在也是韓徹如今這職位做的,要麽不出事,一出事就絕對小不了。

說到底,齊五郎不過是關心則亂。

“姐夫這都是太過掛心於我。”韓徹便也連忙對大娘說道。

每每韓家出點什麽事,齊五郎可都是第一時間跑過來。需要他幫忙的地方,他也從未有過絲毫的推辭。

像今日這出事,莫說是齊五郎,便是其他的人,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聽聞韓徹的吏部尚書職位被換了人,難免會產生一些念頭。

不過也都隨著皇帝的這番旨意一下,背地裏那些揣測和談論瞬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韓徹同樣也沒精力去理會這些,只繼續投入到榷茶制度實施的第二階段。

這一日,原本已經有了想要放棄茶葉生意打算的王七郎,忽地聽聞到茶馬司有新的制度出來了。

早前朝廷為了保障茶馬互市的順利實施,控制了全國所有的主要產茶區,導致茶商不僅沒了利益最豐厚的邊境交易,最關鍵的是,他們根本拿不到多少茶源。

想也知曉,朝廷在這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裏,一共換取回來接近兩萬匹的上等戰馬,使得其數量更是躍居這數十年來的首位,又還能有多少茶葉留給茶商們來售賣呢?

對此,王七郎還嘆氣過。

畢竟一開始,王七郎可是還在族人面前曾經信誓旦旦的表示過,朝廷總不至於讓他們做不下去。

可事實卻是,做是能做下去,但是所帶來的利益大幅度減少,更是遠遠達不到他們的預期。

這樣一來,如王家這種既有著更賺錢的老營生在,又是才剛開始經營茶葉行當的商行,自然便會開始產生想要放棄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