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2/2頁)

而陳家所在的州郡,因為地理氣候適合,棉花產量這兩年飛速增長,更是成為了時下的主要產棉區之一。

但棉花產量高,並不能意味著棉布的產量也能增長。

都知道棉花需要經過軋棉,紡紗,再到織造,最終才能變成布帛。而前面幾項暫且先不提,單只是織造這塊,就不是說短時間就能達成規模。

本地商戶們若雇工織布,不僅需要好的織造機械,還需要有一大批熟練懂織布技巧的百姓。專門去培養,時間和成本都太高,技藝和質量也遠不如松州所產布帛。

陳家就是在幾經思考後,最終還是放棄了。

“然此次,韓大人將棉花先運輸去松州,雇傭百姓織造成布匹,再售賣給各地商戶。”陳大郎意識到了一個大商機,此刻面色都激動得有些發紅了起來。

“所以呢?”陳七郎坐在那,也還是沒有聽明白。

陳大郎耐心開始耗盡,急道:“官府既能這般去做,自然是有利潤可賺取。咱們身為商戶,縱使未能及時想出這等好的掙錢法子,總不至於有樣學樣還學不來吧?”

“大兄,你的意思是!”陳七郎這會終於領悟過來了。

“沒錯!”陳大郎興奮道:“咱們自己就可以先在本地收購棉花,再將它運輸到松州,雇人紡織成棉布……”

“我來算下。”陳七郎也激動的拿起算盤,噼裏啪啦的就是一陣敲打。

很快,陳七郎那裏就得到了官府這次棉布一匹賺取的大致利潤。

這下子,哪怕是早有心理準備的陳大郎也難掩震驚道:“竟能有這麽多?”

“織造貴在織布。”徹底反應過來的陳七郎,經商頭腦顯然也是不差的:“大兄,咱們還可以在本地收購棉花,先雇人紡紗,再將紗線運輸至松州……”

如此一來,光是在運輸成本上,他們就能比官府控制得更少。最終所賺取到的利潤,自然就能比官府還要多。

“這法子好!”陳大郎頓時非常歡喜的直接拍板定下。

另一邊,韓徹這時候也已經把裕州其他縣城的土特產和手工制品,利用自己手中操控的漕運隊伍,售賣去了有需求的地方。

隨著這些舉措的逐一完成,於是在做完最後那部分災後工作後,韓徹就開始安排回京述職的事。

這次受到啟發的顯然也不止陳家這支商隊,在看懂這裏面所隱藏的巨大商機後,一些行動力超強的商戶,已經開始從別的產棉主區,百姓卻不善織造之地,運輸大量的棉花或半成品棉線來松州。

對於這些商戶們的到來,於松州百姓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在韓徹這邊所登記的賬冊數據裏,確實也如陳七郎說的那樣,棉花紡紗的利潤一日算下來的話,只能占據到棉花價值的十分之一。

當然,這個十分之一是針對於目前棉花已經成為了時下主要的夏稅征收農作物,下滑之後的作價。

織布這塊,利潤卻能達到紡紗的七至八倍。

於是相對應的,百姓的勞動報酬也基本就是這個比例。

最後這些數據算下來,官府這次能從一匹棉布中,得到約為八十五文的毛利潤。

這還是韓徹直接就在松州碼頭進行拋售的利潤,若是將這些棉布利用他手中掌控的漕運,運輸到其他地方去售賣的話,最終賺取到的銀錢是絕對能比眼下這八十五文的毛利潤更多的。

沒人會嫌棄錢多的。

尤其是他們本來就要運輸一批土特產和手工制品去其他地方售賣,完全可以一並把棉布加上去就是。

這一日,韓老三也終於忍不住來問韓徹:“大人,咱們為何不把棉布一起運輸至其他地方啊?”

“這些事情,有商戶做就行!”韓徹笑道。

棉布是能做實物貨幣的,還屬於民生必需品。

土特產和手工制品則不同,這些貨品在當地價格特別低廉,而對於信息不足,又沒有專業運輸隊的一些商戶來說,這些貨品所能帶來的利潤,有些甚至少到抵不過他們向外運輸的費用。

在這一塊,就只有還借助快騎,能對各州郡的物價還有各項物品需求,做到了近乎全面掌控的韓徹,才能利用這些貨品從中獲取到大利潤。

“可咱們明明能賺取更多的銀錢的。”韓老三還是覺得有些可惜。

“阿三,官府要做的是引導百姓創造出新的價值,而非去跟商戶爭利。像這種專項的事,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韓徹就如此說道。

作為如今掌控著全國稅收的使職官,韓徹不能只看眼前的這一點利益,他需要做的是讓朝廷的利益和百姓的利益,實現相輔相成式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