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2/3頁)

新帝登基乃是極為重要的大事,除了各種禮儀規制。同時,為了向天下百姓傳達新帝的仁德,還會進行一場大赦天下的政/治舉措。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許多舉措都已經商議好,甚至還有一些都已經籌備得差不多了。

很快,議事完畢。

朝臣們準備離去時,太子忽然開口,讓禮部尚書陳卓單獨留下。

陳卓不由得心頭一跳,腦海裏也開始浮現出太子妃舉辦宴會過後,自家大娘連忙找來的畫面……

“前幾日有人告孤,說陳家二娘子之所以會在太子妃宴會上言辭無狀,乃是因陳家在心懷不滿。”

太子這話一出,證實了心中猜測的陳卓還是瞬間面白如紙。

“殿下明鑒,臣絕無此大逆不道之心啊!”

惶恐不安的陳卓“噗通”一聲,就伏拜在地,額頭上的汗珠也嘩嘩的冒了出來。這罪過一旦真被落實的話,陳家整個家族都要受到牽連!

“觀你平日言行,孤亦不信!然,因何陳家二娘子要在太子妃宴席上,做那般言詞?”太子一臉冷意道。

“殿下,此事確是臣有罪!是臣疏於治家,放縱妻女……”

到了這會,陳卓心裏別提有多悔恨交加了。也再沒去顧什麽家醜不家醜的,陳卓將過去的那些事情,一五一十的盡數對著太子道了出來。

太子聽聞後,雖未言語,面色卻還是比之前要好看了許多。

陳卓此時卻還是大氣也不敢出,整個人一直保持著伏拜的姿勢,心中驚惶難安之下,只覺得此刻猶如度日如年般的難受。

直到末了,太子終於開口讓陳卓告退。

隨後渾身發軟的陳卓,完全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帶著一身淋漓的虛汗出的宮門。等終於回到家中來後,陳卓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強忍著怒氣讓人將吳氏趕緊找來。

早兩年,陳二娘出嫁,陳家這邊果然就將吳氏從平州放了回來。

吳氏自回京後所表現出來的一改過去,再加上陳大娘隨後又通過流外去了太子妃身邊做女史,也鮮少能回到家裏來了後,吳氏就又被留在了京城裏。

沒了陳大娘時刻在跟前,這些年來,吳氏的心性也平和多了。

不過,這得將前幾日太子妃宴席上的事除開。

此刻,在被仆從喚去的時候,這幾日心裏一直記掛著這事的吳氏在詢問過仆從陳卓歸家後的神情後,心頭很快就浮現出不好來。這一路走來,吳氏也在腦子裏轉過很多個念頭,都是針對於事發之後,面對陳卓的責難,該如何應對的。

卻不想,吳氏剛小心翼翼的走到陳卓面前,對方就一個巴掌揮了過來!

“都是你教出來的好女兒,將整個陳家都給害了!”

吳氏被突如其來的一巴掌扇的,整個人都倒向了旁邊。然還沒等吳氏徹底站穩,就先聽到了陳卓吼出來的話,不由得又懵又驚的站在那。

“過去我一再嚴厲告誡過你們,勿要再去招惹那韓家……”

“為何總是不聽!”

“若無大娘那日跑來告我,今日我還能不能回得來,還未可知!”陳卓此時一個又驚又怒的狀態中。

原來那日,陳大娘在及時制止陳二娘之後,還又特意想辦法跑回家見了陳卓一面。

除了將宴會上陳二娘和韓三娘發生的事,快速的告知了陳卓,陳大娘臨走時,還說道若來日這事被太子提及,唯有自爆家醜一條路可走。

家醜即便再醜,前面多了一個家字,就能將事情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

反之,一旦真被定義為怨上,整個陳家將無一人能躲過。

說實話,當時陳卓確實是被驚嚇到不行。

對於陳二娘,氣急的陳卓還特意將人連忙從楊家喚回來,做了好一番痛罵訓斥。

然而這事他們還不好再往外聲張,唯恐事情越鬧越大,尤其是本來或許還沒驚動到太子那裏去的,被他們這一鬧,反而驚動了。

因為頭頂上好似掛了一把長刀,這幾日陳卓過得也很是惶惶不安。

只是陳卓再是如何提前做好了心理準備,真到了事發這一刻,他方才真正感受到這份驚懼。

“這,這事情怎會這般嚴重……二娘你也知曉的,她如何會有那般大不敬的心思……”吳氏忙扯著陳卓的衣裳,痛哭流涕的解釋道。

然而此時,陳卓哪裏還有心思聽吳氏的這些辯解:“她確實是沒有這份大不敬之心,可她卻是將這些事做出來了!”

“往後,你就一直留在平州老家吧!”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陳家都沒能躲過去,就更別說是楊家了。

於是又過了幾日,朝堂上發生了一件事。

禮部尚書陳卓因“疏於治家,放縱女兒言詞無狀”致德行有虧,被貶任到通州為刺史,楊父被貶為裕州司馬員外置同正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