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2/2頁)

這也是為什麽韓徹這次,一定要折返回鞏州,特意擇選此處運輸糧食來做實驗。

鞏州因靠近河道,哪怕是地方軍也會有部分要做各種水戰訓練。官造船規模大小皆一致,質量也絕對比普通百姓家用的船只要來得更好。

韓徹既是要走河道運糧,肯定是要受過訓練,經驗豐富又擅長水性的懂水戰軍隊。

同樣一早就知曉韓徹是要做什麽,魏團練使即便只是為著自己將士們的安全,也不可能隨便分配一支隊伍給韓徹。

在即將要進入到水流最湍急的那段河道時,將士頭領就已經提前制定好應對計劃,快速的給大家分配任務。將士們受過這方面的訓練,又懂配合。在這般高素質的運輸下,自然就使得韓徹他們這次的運輸,在過往折損最大的河道裏能毫無損傷的順利渡過。

朝臣們聽到這,就再也無法對韓徹以一成稅糧為勞務費,一定要讓鞏州地方軍來運輸的事加以譴責了。

然,韓徹這時還又給大家算了一筆賬。

前面韓徹所列舉出來的那些損失,還幾乎全都是朝廷這方面的,是朝臣們全都能看得到。可對於百姓那一塊的損失,講句很諷刺的話,別看這些朝臣們一個個時常把“愛民,為民”的話掛在嘴上,可真正關心這些百姓的,願意去為他們想辦法,並且還付出行動的又有幾個呢?

韓徹也沒打算跟這些人講什麽百姓生活多艱難的話,這些話是好聽,但實際作用並不大。所以,他這次同樣是從朝廷的利益方面去分析。

在農業為主要經濟的社會裏,人口就等同於財產,還是能自己不斷產生效益的財產。

更別說那些因為服徭役而被朝廷征集為漕民,最終卻折損在河道運輸上的,他們還多為年輕有力的壯丁。

因為各地的官府對於服徭役者,可是有性別和年齡等諸多要求的。

那麽可想而知,這部分人只要活著,每多活一年,就等於能多給朝廷繳納賦稅一年。

“故臣懇請殿下,由朝廷設立專門的部門,全面接管各地漕運一應事務。”韓徹朝著太子躬身懇求道。

太子聽完,看向了眾朝臣們:“諸位愛卿以為如何呢?”

“韓大人真乃良才也!臣覺得此事非常可行。”幾乎是太子的話音剛落,戶部尚書就第一個站出來,激動的開口道。

初時,只是受歷朝歷代的常規操作所影響。但作為能任職掌管全國的財政,物產,以及水陸道途的戶部尚書,對涉及到財政相關的事物都是非常敏銳的。

就在剛剛,戶部尚書針對於韓徹期間所列舉出來的一系列數字,也快速的在心裏做了一番計算。

然後也讓戶部尚書震驚的發現,韓徹這一次運輸稅糧,明面上瞧著是支出了不少,可整個運輸成本到最後卻降低了至少十幾倍!

並且不勞州縣,不傷百姓,運輸效率還增快數倍。

至於朝廷增設一個新的漕運部門所產生的財政支出,一貫來精打細算的戶部尚書,也同樣在心裏做了一番快速的估算。哪怕是像韓徹這次的操作一樣,拿出一成來供養是絕對足夠了的!

專門的漕運部門肯定還不會只拿來運輸稅糧,以後運河所能到的區域的一應物資,更是能源源不斷的被運輸到京城來了!

這些物資被運往京城後,所帶來的巨大利益,最後可都能歸入他們戶部!

這法子何止是在節省開支,更是能帶來財政大增長!

戶部尚書越想越興奮激動,恨不得漕運新部門立即便能組建起來。

“臣亦覺得此事可行。”

“臣附議。”

“臣也附議。”

很快,越來越多的大臣都站了出來。

專門成立漕運部門帶來的好處實在是太大,對於朝臣們來說,基本也不會產生任何利益上的損害,自然就不會有人執意來反對。

唯一可能會提出反對意見的,大概就是來自於戶部。

畢竟戶部歷來在各種財政撥出上,都難免會秉持著一些節省的念頭。去歲年底又才因為黨派爭鬥,導致京城沒糧,本就財政艱難的戶部又支出一大筆銀錢。

然而此時朝臣們看到的戶部那群人,全沒了過往他們想要從戶部要錢的摳搜勁,這一個個的,現在臉上所展現出來的可全都是樂意的表情。

“好!此事就交由韓愛卿你全權辦理。”像這種能給國庫財政帶來極大好處的提議,太子肯定也是非常贊同的。

“謝殿下。”韓徹終於高興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