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2/2頁)

穎王一黨便從“長子論”去反駁,在二人都不是嫡子的情況下,作為長子的穎王在繼承制度上,排列本就是在昌王的前面。

太子亡故這麽久,還遲遲不肯立新太子的老皇帝,就注定要一直被朝臣們折騰煩擾。

最後這場朝會,還是以老皇帝身體不適為由才解散。

相比較老皇帝和這些為著巨大利益在激烈爭執的朝臣們,韓徹就整得好似一個看客一般。畢竟太子一黨基本已經沒了希望,對於穎王和昌王這兩黨,韓徹跟哪派又都未曾交往過。

為了讓來年棉花推廣不出意外,韓徹接下來也投入到忙碌的公務當中去。

好在開展農業技術推廣和培訓工作,和參與農業項目的規劃,設計,施工和管理等工作,本就是韓徹作為曾經的農科技術人員最擅長的部分。這幾年安南和柏州的任職,也讓韓徹對時下的政府管理和民生狀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期間,韓徹還把棉花種植技術做成勸農種棉的書籍。書籍裏面還針對棉花的各個生長周期還有相關技術要點,附上相對應的圖畫描述。

這本勸棉書一出來,就在戶部司這邊共同參與棉花推廣一事的官員裏面,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因為書裏面的圖畫描述之詳細,哪怕是不識字的農戶,參考上面的圖畫,再借助自己多年的種地經驗,基本就能按部就班的獨自完成整個棉花的種植。

除了勸棉書,韓徹還就棉花的整個加工步驟,做了一本相關技術的書籍。裏面從最開始的軋棉,再到紡紗,以及織造都做了詳細的講解,並且還附贈上了相對應的機器詳細制作圖。

比如說軋棉,也就是給棉花脫籽。書中就有小家庭可用的攪車,在軋棉時,可一人手足並用完成整個操作,適合以家庭為主的小農獨立生產時使用。(2)

柏州目前家家戶戶用得最多的,便是這種三足攪車。

這下子戶部司眾人皆都歡喜起來,爭相搶著傳閱。要知曉只需把這兩本書籍擴印,再交由當地官府去對百姓做教導,便等於棉花推廣一事中最為艱難的部分得以解決大半。

棉花最終推廣的越成功,對他們來說也是一件有利的事,於是相對的,眾人對韓徹的態度也變得熱情多了。

在農歷的十一月初,北直隸各地的官府,最先下發出朝廷推廣棉花種植的政令。

不消數日,消息便徹底傳播了出去。

“官府當真要給我們發棉花種子?”

聽聞到這一消息的京郊百姓們,俱是為之歡喜,又只覺得難以置信。

因為靠近京城,對於棉花這種新型的織物原料,附近這一片的百姓早就有所聽聞,更是有不少人曾動心。奈何棉花作價昂貴,使得棉籽價錢也不便宜,又哪裏是他們這種尋常百姓想種植,就能輕易種植得起的作物。

“是呢!聽說這事就是那位韓狀元郎在負責的。官府還言道若是栽種不成,就付給我們田租和勞酬。若是栽種成功,我們還能選擇按葛麻去繳納賦稅。”

這十年裏,韓徹雖然一直被朝廷外放。中途更是只有四年前剛從安南調回時,在京城短暫的待過一段時間。

但因著白糖,藕粉,棉花等作物在全國的廣泛推廣,使得他的名聲也被傳播了出去。

“還有那什麽軋棉機,紡紗車就跟之前的飛梭織布機一樣,都會一並教授於我們。對了,這兩樣機子也是那位韓狀元郎找工匠研制出來的,聽說柏州那邊的百姓家家戶戶都有在用。那紡紗機速度也可快了,紡出來的絲線還能更結實緊密……”

布匹織物關系到民生大事和重要的戰略物資,朝廷當初對於飛梭織布機可謂是全力做的推廣。現如今不說家家戶戶必有,也已經達到了大範圍的普及。

所以哪怕對於軋棉機,京郊這邊的百姓因為還從未種植過棉花,全然不曾了解過,也一點都不妨礙他們對這兩樣機子一視同仁的認可和向往。

可以說,官府這一次的政令也實在是誘人的很。因為就像韓徹之前在朝堂上言道的那樣,時下普通百姓家底薄,有些甚至根本無力去承擔任何的風險,對於新作物的栽種必然就會產生諸多顧慮。

但有官府來兜底,哪怕是未曾聽聞過棉花的百姓,對這事也不會生出憂患,從而產生排斥心理。

那些對棉花有所了解的百姓就更不用說,在消息傳出來之後,他們現在只要一想到自家地裏馬上也能栽種棉花,心就開始激動的期待起來……

注1:出自《春秋左氏》六逆:“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六者,亂之本也。”

注2:《農書》木棉攪車,是在輾軸即鐵杖或鐵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軋棉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