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2/3頁)

閆家在偷學到飛梭織布機後,便覺得自己要想能夠順利把這門生意做下去,需得找一門好的靠山。

柏州他們是不準備找的,畢竟韓徹是柏州的主官,整個府州的政務全都歸他管轄。距離柏州太遠的地方,閆家人生地不熟,一時半會也沒法找尋到合適的靠山。

只有平州,這裏經濟繁榮。作為邊境地,胡商往來眾多的府城,這裏還盤踞著各種關系和勢力。又距離柏州不遠,過去放貸生意,使得閆家沒少跟這邊的一些勢力打交道。

至於衛刺史,想來在商言商,在政言政的原則,他還是分得清的。

閆家尋得的關系,又是通過原來的放貸生意聯系上的。能做或者是能跟這種以人口為抵押生意往來的人,自然便別奢望他們會是多麽仁善的好人。

對方也早就知曉勾欄處那邊的飛梭織布機造出來的布匹有多搶手,一聽閆家竟已經弄來其中的技藝,便也動心起來。

雙方便一拍即合。

為了能盡快搶占平州的市場,閆家幾乎可以說把大半個家底都投入了進去。這才能在短時間內,快速的開設起規模這般大的織布坊和布莊。

相對於閆家這邊,靠山投入的銀錢便只占極小的一部分,畢竟他們借出的是勢力和關系。

如盛福布莊的店鋪,若無靠山在背後操作,閆家又怎能那麽輕易便能弄來。

在過去布莊開業的這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布莊供不應求的生意也確實讓他們感受到了這門生意的火爆。也使得閆家信心爆棚,更為加大力度的去做生產。

哪曾想這才多久,朝廷便一紙公文下發全國,命各地官府在民間推廣飛梭織布機,提高百姓織布效率。

時下的紡織原料,韓徹在柏州大規模推廣的棉花,閆家暫時是不要去想了,剩下的便只有葛麻絲和皮毛類。

絲綢是南方特有,西北這邊天氣寒冷沒法生產,作價還特別昂貴。至於皮毛這類,雖然西北區域確實是原產地,但閆家這種單只是對各種紡織原料的相關知識,知曉的都不多的初接觸紡織行業的新手,想要短時間內就獲得便宜又大量的原料,可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更別說閆家還有放貸人的名聲,和一入行業的偷學行為。閆家過去在放貸生意上習慣了做事不擇手段和強勢狠辣,也不怎麽看重這方面。但在正經的買賣中,還是很看重名聲和信用的。

試問像閆家這樣的,又有哪個商戶在跟他們打交道時,不會一面心生不齒,一面又提高警惕和防備?

這便導致盛福布莊售賣的布匹幾乎全是葛麻為主的織物,可以說盛福布莊這段時間的火爆生意,全都是建立在飛梭織布的工藝上。

而葛麻在時下是作價最便宜的兩種原料,事實上,若無飛梭織布機所帶來的技藝加持。這兩種材料的布匹不僅作價較為低廉,受眾更是以普通百姓為主。

簡單來說,就是這兩樣織物之前的作價屬於炒作後的高溢價。所謂的火爆銷售,也是注定沒辦法長久的。

於是等到這飛梭織布機的技藝一傳播出去,哪怕現階段還只是官府發布公告,並未真正普及到家家戶戶,也一樣立即面臨價錢大跳水,便是市場需求也跟著急速銳減。

那麽前期閆家的投入有多大,生產力度有多強,這次要遭受到的損失便會有多慘重。

幾乎是朝廷那邊的公文才剛抵達平州,靠山這邊便也得知了消息。這次把閆家人喚來,他便是想詢問閆家可想好應對的辦法。

奈何他們之前受利益蒙蔽,大規模推廣生產。更兼之只有一個來月的短期經營時間,所以別瞧著前面的生意是不錯,但初始的設備置辦和各種投入還沒能回本不說,便是最近這些時日所賺取到的銀錢,幾乎也全都積壓在貨物上。

偏偏以現在的局面來看,只能趁著價錢還未低到最谷底,趕緊做低價售賣,盡可能的去回本外,便再無其他辦法。

不過好在的是這段時間,閆家主也已經打探到提花羊毛毯和白羊皮的技藝關鍵。閆家主表示他會盡快把新款提花機弄到手,到時候必能靠這兩種高档織物實現大翻身。

“還請大人助我。”閆家主岣嶁著身軀,卑微祈求道。

沒辦法,閆家這次損失慘重,想要再快速造出一個大型的提花羊毛毯作坊,必然需要再充入大筆的銀錢。

這筆銀錢以閆家目前的情況,絕無可能再拿出來,閆家主只能祈求靠山。

靠山並未對閆家主的祈求做出回答,只問道:“若那韓徹再把提花機的技藝這般傳播出來,你又待如何應對?”

“……”閆家主瞬間語塞。

因為只沖韓徹在柏州這一兩年的行事和“財神爺”的外號,他還真有很大可能將其他的技藝都傳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