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2/2頁)

“此法還可配合風力水車,自動汲取海水,更為省時省力。”韓徹補充道。

“甚好,甚好!”唐刺史聽了,更是高興得連連點頭,再次贊賞起來。

把今日曬制的海鹽收取完畢帶上,韓徹這次只留下兩個衙役,再帶著韓老三隨唐刺史一起急忙趕回了安南縣衙。

再在安南縣城渡過一晚後,第二日一早,睜著一雙布滿紅血絲眼睛的唐刺史一吃完朝食,便又急忙帶著這兩日曬制的海鹽趕回府城。

“大人,我瞧著唐刺史昨晚上肯定沒睡好。”送走唐刺史等人後,韓老三便跑來跟韓徹說道。

“大抵是太過興奮了吧。”韓徹笑道。

韓徹也知曉唐刺史想要升遷回京,這海水曬鹽效果越好,對唐刺史來說,帶來的激動和振奮自然便越大。

果然,一回到府城的唐刺史,便喊上心腹進了書房。二人在書房一通忙碌,不多久,府城便有兩份文書和這幾日所得的兩批粗細不同加工的海鹽被快馬加鞭,派送去京城。

聽聞裕州和安南皆有文書,且還是快馬加鞭送達時,老皇帝沉寂了片刻,才讓人把文書呈上。

老皇帝先看的是裕州唐刺史發來的文書,看著看著,他面色越來越凝重。接著,老皇帝把手中的文書往桌上一放,又快速的拿起安南,也就是韓徹呈上的文書。

半晌過後,老皇帝方才放下文書。

待到第二日朝堂,老皇帝面色平靜的聽完朝臣議事。待到臨散朝時,他才突然開口:“昨日安南呈上來一文書,諸位也一起聽聽吧。”

此言一出,站立在下方的一些朝臣的頭便不由得低垂了幾分,很好的遮掩住面容上細微的變化。

跟韓徹所預料的一樣,周安給他寄去信件一事,確實少不了眼下站立在這裏的當中一些人的手筆。

黨派爭鬥一日未決出勝負,韓徹背負的太子舊人的身份,便一日會被其他黨派所視作敵對。

這些人爭鬥得越激烈,這種敵視也就越強烈。

所以不管韓徹有沒有才,在這種關乎前程乃至生死的關鍵性政治問題上,其他黨派的人是絕對不可能給韓徹絲毫出頭的機會。

甚至韓徹越是有才,遭受到的打壓和攻擊便越甚。

好比眼下,待到眾朝臣震驚的聽完韓徹在安南實驗成功海水曬鹽法,不僅能提高產量,還能使食鹽的質量更純正穩定時。一些人的腦子裏便已經開始思考,這次又該如何把他壓制下去。

“諸位認為此事該如何嘉賞韓徹?”對於下方朝臣們面容上的變化,坐在上方的老皇帝全都收在眼中。甚至周安給韓徹送去信件一事,老皇帝也一直都是知曉的。

“臣以為,可多嘉賞他銀錢和田地!”一大臣站出來,躬身言道。

“臣也附議。”另一大臣也站出來言道。

“如這般大的功勞,怎可只嘉賞些許銀錢和田地。”太子一黨殘留的少許大臣便忙站出來言道:“臣以為,韓徹之才幹,實不該埋沒在安南。”

結果馬上便又有一大臣言道:“此乃聖上英明神武,知人善任!韓徹之才,果然不在朝堂,而在百姓也!”

意思就是韓徹是有才沒錯,但他的才幹之前在朝堂上並未曾顯露出來,而是直到被老皇帝發配去安南才顯露出來的。可見他這樣的人才,就該去貼近百姓生活。

這話一出,馬上也得到了大半朝臣的附議。

太子一黨越來越勢弱,朝堂上的這些大臣的態度便也很明顯。尤其是在太子黨經歷過一次老皇帝的打壓,將不少人發配流放後,剩下的除了少許的中立黨外,其他便都是其他黨派的。所以他們對韓徹,自然便有極大的防備。

老皇帝的目光緩緩的從這些大臣們身上掃過,心中又如何能看不明白。

對老皇帝來說,太子當初的行為是他深惡厭絕的話,那麽此刻朝臣們的行為,也同樣引起他心中的不悅和警惕。

“說來,韓徹改過之心既這般誠懇,自是應當再給他一次機會。若還一直將他留在安南,確實是埋沒了人才。”老皇帝這話,也可謂是將態度表露的很明顯了。

說著,老皇帝還又嘆氣道:“罷了,下旨將他調回吧!”

朝堂也因這話,頓時炸開了鍋。

“還請聖上三思啊!”

“聖上!便是赦免韓徹之罪身,可韓徹之才,實是在百姓,不在朝堂啊!”

“在不在朝堂,總要讓人試一試方可知曉。我倒覺得,韓徹只用了這幾年便將安南治理得這般好,可見他確有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