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2/3頁)

這批貨是韓徹特意從職田中給趙四郎留下的,數量上還不算少。

安南有茶油可售賣的事,趙四郎在來時的路上才聽聞的。那段茶油推廣的gg,他也聽聞過了。

油料的市場一直以來都很大,如茶油這種高質量的油脂,又素來便受到北地那邊貴族階級的喜愛。因此來時,趙四郎便想著要采購一批茶油回去,結果那位韓縣令這般細致貼心,連這都給他事先準備好了。

趙四郎便高興的忙道:“此事真是多謝韓大人了 。”

另一邊,韓徹得了趙四郎此次捎帶過來的東西也非常高興。

自從白糖的名聲傳播出去,大娘和齊五郎他們終於能確定韓徹他們在安南的日子不說多好,起碼銀錢是不會緊張。

只要銀錢不緊張,日子便也難過不到哪裏去。

這次趙四郎幫著捎帶過來的物品便多為安南所沒有的北地特產,還有大娘給韓徹和柳氏,以及三娘四娘親手縫制的一些衣物鞋襪。

“那位趙四郎能在安南待多久時日?”柳氏看完平安信,便立即詢問韓徹。

韓徹道:“約莫半月。”

“才半月啊……”柳氏有些著急。

大娘這次平安信裏還告知家人一好消息,言道她又有了身孕。算上京城和安南往來所需耗費的時間,待到趙四郎返回京城時,恰好也是孩子出生的時候。

柳氏便想給這還未出世的小外孫,也親手縫制些衣物鞋襪。

“阿母,我來幫你吧。”一旁的三娘便說道。

四娘也道:“阿母,我也來。”

韓徹不會這些,便說道:“趕不及的話,到時候便給大姐他們多捎帶些銀錢回去。京城繁榮,有錢什麽東西都好買。還有茶油對孕婦好處不小,我也讓趙四郎幫咱們多捎帶些給他們。”

茶油不止是在食用上對孕婦和胎兒好,甚至是女子懷孕生產後,用其塗抹腹部並配合按摩,還能有效去除妊娠紋。

不過這事也不急,趙四郎走之前必定也會過來告知一聲。韓徹眼下還有更要緊的事,便是把從北地而來的這些教材和書籍,盡快印刷出一批。

下午韓徹便帶著韓老三,用牛車拉運了一小批教材和書籍來到了安南縣城內唯一的一家書店。

書店內一些選購書籍的文人,紛紛朝韓徹躬身作揖。

“拜見韓大人。”

分配房屋和每月發放一筆銀錢的人才引進政策,雖並未使得多少秀才功名的常住安南。但免費住宿一月,還可攜帶四名親朋好友這一項,卻使得往來安南遊玩的文人增多不少。

此時店內便有那麽幾位是從府城過來的文人。

店掌櫃一看到韓徹到來,也立即滿臉笑容的跑過來作揖行禮:“大老爺安好!”

過去安南讀書人少,這方面的需求自然也小。但自從韓徹在鄉下設置學校,前些時日還在縣城增設官辦縣學,書店的生意也跟著大幅度上升。

這會再見著韓徹帶著這麽多書籍來,瞧書目還都是一些科考相關的教材後,書店老板還好說,店內的那些文人們一時間眼睛都跟黏在上面一樣。

“這些書籍我需要印刷三十份,這圖紙上的印刷術是我從一本古籍中找尋到的,你看看可否能用。”韓徹裝作沒看到大家的表情,只將手中的圖紙遞到店老板眼前。

韓徹這次要印刷的總數是不多,但書目卻不少,他帶來的這些書籍還幾乎全都是書店目前所未有的。這便意味著,每一本書籍,店老板都需要先用版料雕刻圖文。

版料雕刻一般選用棗木或柳木這種紋制細密結實的木材,這麽一來便需要木工活較好的木匠,先鋸成適宜雕刻的木板,再用刀一筆一筆的在上面進行雕刻,最後才能拿來印書。

如此一來效率實在太低,韓徹必須另外想辦法。

店老板也因書籍種類之多,而面露驚訝的把圖紙接過。然這一接過,整個人便被圖紙上的東西給深深吸引進去。

說起來,活字印刷術的思想,時下其實也早就有了,只不過一直未被廣泛使用。事實上,便是韓徹穿越前的社會,活字印刷術早期剛被發明時,使用率也不高的。因為印刷時,由於需要對其先進行文字排版,少量印刷便節省不了時間。木制的材料在沾染較多墨水後會使其變形,和排版印刷時使用藥劑黏合,後期又不易分開。便導致大量印刷的優點,雕版印刷術一樣也能滿足。

韓徹在了解過這一塊後,便想到了活字印刷術裏面的泥活術。

就是把原來裏面的活字雕刻材料從木質,改成膠泥。

膠泥的種類有很多,最好找尋的一種便是拿來燒制盆,盞燈陶器的黃黏土,也叫作小膠泥。若想找尋性能再好點的話,便是那種可以拿來燒制精美瓷器的沉積黃黏土,時下喚做大膠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