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2頁)

便是韓徹將其報上去,朝廷派遣出一次大量兵力去山間逐一搜捕捉拿,再強制這些人造冊戶籍,可之後呢?

待到兵力一走,長了雙腿的他們還能繼續往山間跑。

屆時,衙門又能拿這些人怎麽辦?

殺是不可能殺的,全都收押關著就更不是辦法。若非如此,這麽長時間一來,朝廷又怎會一直容忍。

“……”聽完韓徹這麽一番分析,劉縣尉一時之間也說不出話來了。

對於這些山間土著,要麽有強大的武力一直鎮壓,使他們不敢不從,也不能不從。待到時間久了,或許能將他們磨平收復。

要麽便只能想辦法,將他們吸引至主動下山歸順。

二者之間,韓徹選擇的便是後一種。

“如今安南百姓生活越發富足,今日能引得他們冒險拿假戶籍進城。不管是為著什麽,來日必然還能引來更多。”韓徹說道。

山間土著又不是傻子,他們躲在山間,是因為過去山間的生活,比之山下的生活更讓他們覺得好。

前些時日,之前簽訂的蔗種也陸續被送來。有了這些蔗種,韓徹便能使得來年安南百姓的生活以更駭人的速度暴富。

屆時,那些山間土著們瞧見登記造冊的山下農戶越發富足幸福後,那股強大的落差對比,必然就會對他們造成強大的吸引。

“那,那我便命人將他放了。”劉縣尉雖仍然不懂,韓徹為何會對甘蔗種植有這般大的信心。

但作為下屬,聽命是本分。

“放吧。不過最近城門核查一定要更加留心。似這等山間土著可以放走,卻絕對不能任由其自由進城。”

山間土著未曾登記造冊,比起尋常百姓便少了一層束縛。對於官府衙門,他們也沒有其他百姓那麽敬畏。如果放任他們在城內自由活動,恐生不必要的意外。

待到從牢房裏被放出城門,年輕漢子撒開腿便跑。

與之同時,在城門徘徊有些時候的一道可疑身影見狀,也麻溜的朝著年輕漢子奔跑的方向追去。

在出了城門約三四裏路的地方,二人得以碰面。

“阿弟,你沒事吧?”一年紀略長些的漢子關切的詢問道。

說來也是因為《周公斷案》的出現,對安南最為信重巫醫的山間土著們思想上,造成的沖擊是最大的。

他們起初是從有過往來的鄉民口中聽聞到的,當下震驚至極。甚至有些人,還在初次聽聞時,與講述故事的鄉民們爭執起來。

但隨著《周公斷案》越來越多的防騙故事被演繹出來後,一大批的山間土著們內心不受控制的滋生出懷疑。可他們為了躲避賦稅和服徭役,根本未去官府造冊戶籍,便不可能進城親自觀看。

於是這股懷疑只能被壓抑,但壓抑得越久,便會迎來大爆發。

尤其是一些年輕人,他們更容易對一些事情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從而驅使他們做下一些不理智的舉措。

“可惜這次白跑一趟,沒能去瞧上一場《周公斷案》。”被抓的弟弟一臉惋惜。

“都被抓了,你怎還惦記什麽周公!”兄長沒好氣的數落道。

“嘿嘿!也就是讓我在牢裏待了一晚上,既沒打罵,也沒罰我。”害他還以為這次定要受次罪呢!

“下次還是莫要這麽膽大了!”

“知道了,知道了!”年輕弟弟一面應著,一面又嘟囔道:“盤查得這般嚴實,真沒法讓人蒙混進去……”

“嘿,你怎還惦記著啊!”兄長聽聞,不由得惱火:“你莫不是還真想被抓起來,打罰一次才知曉厲害?”

兄長擔憂得厲害,便語重心長的說道:“你要實在喜歡聽那什麽故事,就去山下村子聽便是……”

便是登記造冊的鄉民,也不可能人人都能隨時自由的去往縣城看演繹,聽說書的。

《周公斷案》裏面展露出來的又都是一些足夠震驚世人的東西,對還從未享受過這方面的人來講,更是強盛過韓徹小時候那會《西遊記》等暢銷電視劇出來的吸引力許多。

因此一些看完演繹回來的人,便會在空閑時間,把故事講述給村裏人聽。

而且每每一開講,便能吸引眾多人前來傾聽。

《周公斷案》裏面的各個故事在各鄉村以這樣的方式開始快速傳播,結果最先感受到傳播帶來的威力,便是那些為著沉水香而來的大商戶們。

往年指定必須要耕牛才肯做交易的一些山間土著們,竟然表示他們今年想要銀錢,不要耕牛了!

想到自己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特意趕來的那大批耕牛,商戶們不禁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