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2/3頁)

正是這一攔,石精趕來,化作原身,將妖道重壓斃命,現出其真身來。

只見竟是一泥鰍!

泥鰍妖怪一死,水患頓消,亦再不需挑選新娘供奉。

然安南縣遭其害多年,縣內早已人煙稀少,滿目荒涼,百姓家中亦是貧苦艱辛至極,更有甚者,只得刨草根果腹。

石精通曉人性,又因魚娘附身,見狀心中著實不忍。

“此情此景,叫我如何能安。”

頓時,石精於就近海灘化作一大片巴掌大‘石塊’,內裏又用法力,轉換成可供人食用的軟肉。

其肉食之,還可主傷寒寒熱,溫瘧灑灑,強骨節,殺邪氣,延年。(1)

安南百姓感念石精大恩,均與家中虔誠供奉。

再說那石精原以為散去修為原身,供人食用,將不復這天地間。卻沒曾想,百姓虔誠供奉下,竟為它引來天降祥雲,飛升成仙。”

說著,說書先生手中醒木重重一拍,肅然道:“何為神靈?”

“自是憐憫世人,以愛護蒼生為己任。”

“若有那動輒發怒,降下神罰,且不愛生靈,只為私欲,或濫殺成性者,必為妖邪!”

“好!”

“說得太好了!”

眾人齊齊拍掌喝彩道。

集市自開設後,勾欄這處,每日說書先生都必得講一遍《牡蠣仙》。

因著《牡蠣仙》故事的帶動,蠔油越發受外地商客們的追捧求購。結果卻被告知,眼下正是生蠔繁殖期,安南縣內禁止捕撈。

故眼下蠔油產量甚少,不僅還需得限購,且每日只出售三十罐,每人每次也只得購置一罐。

各商戶少不得嘆氣,一日才供應三十罐,便是全都給一家,他們都還覺著少了。

然嘆氣歸嘆氣,商戶們搶購蠔油也越發厲害起來。

同時,因著這說書次數太多,在集市上售賣藕粉的安南縣百姓們也對這故事格外熟知。

待到這一日,城中有一戶人家生病,家人也打算如往常一般替他跑去請巫醫來治療。

病人卻突然道:“既是向神靈祈禱,又何故殺生?既是殺生,又何來福報?”

家人驚愕。

病人嘆氣,又道:“恐作孽矣!”

隨即,制止家人去請巫醫,轉而去請城中老大夫來看診。

再說巫醫這邊,在聽聞《牡蠣仙》後,俱都大吃一驚,當下便覺察出其中不對來。世人只覺這故事為宣揚生蠔,可細品之下,難道不是在暗指他們所行之事嗎?

巫醫皆怒急,一時半會卻又無計可施。

隨著《牡蠣仙》越傳越廣,便是那山間土著,也面露猶豫:“既是求福祉,這般殺生,何福之能得?”

這話直讓看診巫醫登時變了臉色,對方這是在向自己發問,殺牛這般殘忍的行為,還能得到什麽福報呢?

歷來只有他們巫醫借神靈而行事,如今竟被一則故事反噬至此!

沒錯,韓徹這一招就叫用魔法打敗魔法,也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至於巫醫,若有聰明的,便該明白趕緊金盆洗手。莫要等到韓徹下一步動作,可就不是故事這般柔和手段了。

再說這一日,韓徹突然來到陳家商鋪。

聽得夥計跑來告知,陳三郎連忙從家中趕來。說來,因著幫忙巫醫尋劉縣尉求情一事,他惴惴不安許久,此時心中越發懊悔當初不該招攬這事。

待到一面見韓徹,陳三郎便向韓徹請罪道:“我家因早些年請過巫醫診治,對方托我求情,一時無法推卻,還請大老爺寬恕。”

韓徹本是為著其他事而來,見陳三郎主動提起這事,當下便嚴肅起一張臉:“之前便作罷。但若以後,有對判決不服者,需得直接向衙門提出訴訟。嚴禁私下聯系任何官吏,違者必重罰。”

“是,小人定會牢記。”陳三郎心頭發顫。

事實上,早些時候韓徹就已在衙門通告過此事。

正因此,陳三郎才會這般慌亂。

韓徹瞧見眼下情形,心知今日已不大適合辦事。也就未再多留,只粗看幾下便離去。

“可知韓大人今日來此是為何?”陳三郎忙問掌櫃。

“只詢問了些物件的售價。”

“哦?問的是哪些物件?”

“豆油,麻油,還有竹蔗這些。”

這裏的麻油不是現代的芝麻油,而是苧麻籽油。

朝廷在田稅這塊,一年分兩季去征繳。

每年農歷九月納糧收,五月納棉麻等織物,故百姓都會種植許多田地的苧麻或桑樹。其中苧麻的種子還能榨油,即可供人食用,也是尋常百姓難得用得起作為照明材料燃燒的油脂。

至於竹蔗,便是甘蔗,時下還屬於比較貴的水果。

作為一個合格的商人,陳三郎馬上便聯想到韓徹來安南任職後的行事作風,不禁便猜測韓徹今日前來,可是與來年安南百姓種植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