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實用主義(第2/3頁)

應付也無所謂,韓盈的目標就是過來刷一刷存在感,讓人先習慣她這個女人也能進入國家機關,沒事兒的時候不把臉刷熟互相留個印象,那等回頭漢武帝把事兒給到她頭上,那既卡人又卡事兒,別提多難辦了。

可惜其它部門找不到什麽理由過去刷刷臉……正當韓盈遺憾的時候,桑弘羊拿著封請帖和符節急匆匆走了過來:

“韓嬰你可真是個大忙人,今日總算被我給逮到了!”

韓盈停下了腳步,她擡頭向桑弘羊看去,問道:“找我有要事?”

“自然。”桑弘羊快步追了上來,他微微擡頭,示意韓盈繼續往亭內走,邊走邊說道:

“那刺繡當真是精美,長安權貴甚為喜歡,正因如此,我得慢慢售賣,除送於太後,陛下、丞相處外,如今只售出七件,合計四十三萬錢,你現在需要糧食,我與人調換,從較近的汝陰、淮陰,靈壁等地給你兌了八千石的糧出來,如今已經派人出發去籌備,諾,這是信物,契書在房間內,你一並拿著。”

韓盈臉上頓時多了不少驚喜。

漢代的國家級別輿圖她沒資格看,雖說有後世地圖在手,但很長一段時間還是分不清各個郡城在什麽地方,好在之前商人之間互通有無,將自己用性命摸索出來的經驗分享出來了一部分,總算是讓她知道桑弘羊說的這幾l個郡在那兒離山陽郡有多遠,她從心底快速算了算,道:

“這幾l郡都與山陽郡較近,大約……能運過來四千多石糧了!”

其實這些糧食算不上太多,好在是夏天,有點主糧混上野菜,也差不多夠半個縣的平民熬一月,而韓盈也沒光指望長安賣刺繡,還有去各地的行商呢,他們也能帶回來不少糧食。

此外,山陽郡反應的快些,縣內沒多少災,又有長安下旨開倉放糧賑濟,動亂便安定下去不少,韓盈走的時候,不少縣的平民已經開始搶種大豆,等九、十月份就能收獲,有豆子熬過冬,再種下冬小麥後,山陽郡就算是脫險了。

也就是說,外界對山陽郡糧食供應頂多就需要兩三個月,往後便可騰出空閑來,向其它受災的郡馳援。

這也是韓盈一開始提議的辦法,先集中力量救援邊緣受災不重,且日後不會受洪水影響的郡,圍繞決堤口和主要泄洪區這些郡的民眾能向外遷多少就遷多少,別留人,畢竟,黃河決堤沒解決之前,就算是種上糧食,夏日稍微下個雨就得再淹一遍,輸送多少糧食都沒用。

“運糧六七百裏,送到山陽郡外勉強能剩下一半,再往裏走還得再減,如今的運力,實在是無用!”

聽韓盈說的桑弘羊無奈的搖了搖頭,他繼續道:

“這些天下來,各處已經有了大概的章程,只是其就近郡的受災情況、怎麽救你還得去了解,此為實事,並非你去大理與那幾l個老吏消磨時間就能行的,即便是陛下允許,仍能以你為女子,參政不詳為理阻礙,這點爭論起來能扯幾l個月,不知延誤多少,好在……如今似乎有點轉機。”

關於長安無法提供配合上,韓盈早就想過這點可能,甚至她的救災計劃就是從不配合情況下拆開做的,畢竟,十六個受災郡,靠外受災不嚴重未來不被水大淹的,怎麽都能數出來一半,其中一部分還離產糧郡很近,但糧食就是先往山陽郡運,就是因為這是韓盈能夠掌控的根基,等山陽郡緩過來了馳援別的郡,她也能說的上話。

這樣救人,長安有些官吏再不滿也得憋著,沒別的,這糧是她花錢請行商買了運來的,山陽郡是她摸過蓋了章,有在各縣的女醫,知道怎麽兩輪連種糧食減少損耗地力的,換別的地方,誰能這麽快恢復生機,誰能變得出來糧食?

不過如今能有轉機讓大家配合一下,那韓盈也很樂意去做,她擡頭對桑弘羊問道:“什麽轉機?”

桑弘羊舉起來手中的拜貼,對著韓盈說道:“董博士邀你一敘。”

博士,西漢的一種官職,主要是管理圖書,以及在皇帝詢問時回答他的問題,多以文學極為出眾、且通曉古今的人擔任,如今又多了一項工作,教書,董仲舒如今就在這個職位上。

對別人來說,這個職位可能還不錯,但對董仲舒來說是有點屈才的,對方三年前還是江都易王劉非的國相,只是在建元六年的時候,長陵著火,他起草了一份宣揚天人感應的奏書,被主父偃偷去交給了漢武帝,其內容差點讓皇帝殺了他,不過最後沒殺人,只是罷免了江都國相的職位。

這段過去的真實性韓盈暫且沒有懷疑,但對於董仲舒脫離劉姓諸侯王這點來說,她覺著還是可以恭喜一下的,畢竟如果漢武帝不當人指數是十,那西漢的劉姓諸侯王指數絕對能有一千,亂倫是基礎,殺人取樂挖人墳墓什麽都幹的出來,還有的諸侯王‘愛好’是毒殺丞相(董仲舒未來就在這個諸侯王劉端身邊幹過四年,每天擔心自己會不會死),總之,能離他們遠點簡直可喜可賀大好事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