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傳統習俗(第2/3頁)

所以教導三個學生的時候,只能用毒氣,邪氣,病氣等詞語來概括形容。

毒、邪、病這些詞,在漢代已經存在。

學生們理解也很容易。

就連普通人也能大概明白說的是什麽東西。

但是吧,這三個詞因為範圍太過於廣闊。

所以巫覡也經常用。

而韓粟只是初步的了解了骨骼,血管肌肉什麽的都還沒學呢,更不要說細菌,孕產護理之類的知識。

他哪懂的韓盈做這些的目的是什麽?

不會解釋的韓粟,只能反復給產婦的親朋好友強調,月女不允許產婦下床,不允許孕婦見風,不能碰冷水,不允許他們去看嬰兒,還要產婦多吃魚,喝小米粥……

一開始,大家還不習慣,也有些茫然。

為什麽要費這麽多事?

等韓盈三個多月內接生了四個嬰兒,還全給養活之後。

無論是外邑人,還是其余陸續過來看後續新生兒的產婦親朋好友。

都變得瘋狂起來。

她/他們也不像一開始,需要人武力阻攔。

而是自發的遵守起來這些規矩。

只是,這些規矩的內涵,明顯跑偏了。

它們快速形成了新的,封建迷信的禁忌行為,並開始在周圍幾個村子裏傳播開來。

目前,韓盈還不知道這件事情。

因為她這三個多月的精力,全被產婦和嬰兒給占據了。

嬰兒照顧起來,是非常麻煩的。

剛出生的嬰兒什麽都不懂,困餓尿拉全靠哭表達,而且如今照顧孩子的方法,實在是過於粗糙,韓盈只能親自上場去糾正那些‘壞習慣’。

就比如,第一個孕婦剛生完孩子,家裏送進來的是一筐篩過的土。

韓盈一開始還不知道這是幹嘛的,還是韓羽解釋之後,她才知道,這竟然是用來放嬰兒的!

剛出生的嬰兒會亂拉亂尿,母親根本把握不好他排泄的時間,不能讓嬰兒尿在床上,冬天又沒有草葉之類可以拿來墊的東西,能用的也只有土了。

至於尿布?

不好意思,布拿來做衣服都不夠呢,哪裏能給嬰兒用。一個新生兒,大約要二十條尿布才夠換洗,冬天幹的慢,數量翻倍,給成年人做兩套衣服都綽綽有余了,怎麽能給他浪費!

有土就不錯了!

面對這種情況,韓盈已經麻木了。

她甚至還想起來,過年的時候,奶奶和她閨蜜聊天,兩個人講古,說小輩們照顧孩子真方便,她們那時候,別說紙尿褲了,尿布都沒有,只有沙子!

當時韓盈還覺得太過於誇張。

現在她只覺著,都是先人的智慧……

沒辦法,韓盈也拿不出來能做兩套衣服的布,給嬰兒做尿布。

任由嬰兒的穢物在身上不清理,肯定也不行。

不過土是不能用的。

就算是篩過,那也只不過是去掉碎石土塊,誰知道有沒有病菌寄生蟲啊?

韓盈趕忙叫人挖了河沙,高溫煮過消毒,再烤幹給嬰兒使用。

還別說,這玩意兒挺像貓砂的。

後續也不用洗,一鏟子鏟掉扔出去就行。

著實減輕了孕婦勞動量,也不需要忍著味道洗尿布了。

哦耶。

至於嬰兒睡河沙上,會感覺硌得慌這點。

韓盈表示毛毛雨啦。

畢竟這時候,農人就沒有什麽柔軟舒適的東西。

哪怕是穿的衣服,也是又厚又粗糙。

也就比河沙稍微好那麽一點點。

反正都是天選之子,她已經盡力提供好環境了,能不能撐得下去,看嬰兒自己吧。

或許這一批嬰兒,本身就生命力極為頑強。

又或許是因為孕婦得到了很好的照料。

也有可能,是韓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環境。

三個多月,四個嬰兒都好好的活了下來。

而嬰兒的母親們,也因為韓盈要求的放開吃喝,減少勞動,好好休息,而變的更加有精氣神起來。

外邑因為賣豆腐,日常人流量很大。

消息傳播的也廣泛。

不少人因為孕婦嬰兒的高存活率,慕名而來。

韓盈一開始有些無法理解。

好在鄭桑知道自己的女兒年齡還小,天上的月宮,和現在也不一樣。

她專門和韓盈解釋了一下。

現在的嬰兒死亡率很高,但是怎麽一個高法呢?

答:生十個孩子,能活五六個就是正常,尤其是嬰兒階段,經常是說沒就沒。那孕婦的高死亡率呢?

答:二十個孕婦,初胎死兩三個很正常,後續繼續生,還會再死人。

當然,鄭桑是不會做這麽明確的統計的,這是鄭桑說名字和人,韓盈統計出來的大概人數。

因為數量太少,肯定不是非常準確,不過看起來,仍感覺觸目驚心。

韓盈還記得她以前學到的現代孕婦死亡率。

十萬分之十六點九。

也就是說一萬人中,只會死不到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