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魚档賣魚,使用替身

第一場戲,周紀濤一開始說的是一遍過。

不過,拍完之後,他接著說道:“我們保一條,徐老師繼續保持,我們再保一條。”

剛開始的時候,方醒還以為周紀濤真的要一遍過呢。

磨合幾遍之後,才知道,這是周紀濤的口頭禪。

每次開拍都說一遍過,然後拍完就說保一條。

即便演員都是實力派,但第一場戲,還是需要磨合的。

演員之間需要化學反應,而這個反應過程,需要時間。

磨合就是這個過程。

第一場戲,重復拍了五遍之後,方醒走過去和周紀濤一起看監視器。

把五遍都看完了,其實第一遍就很不錯。

畢竟第一場戲的演員是方醒、徐志文,還有飾演“李響”的林建。

三個人的演技都很不錯,場記一打板,戲就來了。

如果換做其他偶像劇的劇組,能拍到這種程度,直接就一遍過了。

周紀濤和方醒的想法一樣,不要最好,只要更好。

特別是第一場戲,要磨到演員最佳狀態。

果不其然,後面保的幾條,一條比一條好。

不過,到了第五條的時候,明顯感覺到徐志文的情緒有點透支了。

畢竟他這一段表演,需要的情緒太多太復雜,每次吃餃子的時候,都要表現出那種被親情感到到崩潰邊緣的情緒。

而且,徐志文每一遍都把情緒全收釋放出來,拍了五條之後,情緒開始透支了。

方醒看完五條素材,和周紀濤商量道:“這場戲可以過了,第三、第四條混剪能達到最理想的效果。”

周紀濤點頭同意:“我也是這麽想的。那就準備下一場戲?”

“你是導演,你定。”方醒沒有搶片場話語權。

雙導演合作,避免矛盾的辦法,就是一開始劃分好任務。

周紀濤拍拍手,對著導筒說道:“第一場戲過了,演員休息,準備轉場。”

……

和演技派一起拍戲,簡直太舒服了。

方醒甚至感覺拍攝《狂飆》,比拍之前的任何一部戲都輕松。

主要是演員太給力了,甚至不需要講戲都能演。

講戲的時候,只要提要求,演員就會想辦法去做,不需要重復強調一個鏡頭。

有時候還會有驚喜。

當然,拍攝能夠這麽輕松的原因,其實是精力都花在前期選角上面了。

方醒和周紀濤跟著劇組密集試鏡演員差不多兩個月,可以說是心力交瘁,期間暴瘦十幾斤。

前期選角用心了,拍攝的時候自然就省心了。

拍攝幾天之後,劇組轉場到菜市場。

菜市場的魚档是這部劇前期的重要場景。

今天,要拍“高啟強”在魚档賣魚的鏡頭。

劇組已經提前幾天布好景。

開拍當天,方醒一大早來到菜市場,在菜市走了一圈,指著入鏡的攤位,安排道:

“這一排到時候是賣青菜的,去別家菜市場,直接把攤位的籃子、泡沫箱端過來,我要今天最新鮮的菜。

“還有這排水溝太幹凈了,布置一點爛的菜葉。”

安排得差不多之後,方醒轉向副導演張奕高,問道:“魚档的替身找好了嗎?”

張奕高連忙點頭答道:“找了,我在附近菜市場找了一位身形和徐老師比較像的魚档老板。”

“很好,待會徐老師來了,讓先他和魚档老板聊一聊。”方醒說完繼續往前走,對布景進行調整。

在拍攝“高啟強”賣魚的鏡頭時,有一些鏡頭需要“高啟強”親自殺魚、刮鱗片。

徐志文平時生活很接地氣,會殺魚、刮鱗片,但是在家做菜,和在菜市場賣魚是兩回事。

魚档老板殺魚,講究一個快速,幹凈利落。

所以,替身肯定是要準備的。

替身在影視劇裏,運用非常廣。

影視基地裏,有很多專業的替身。

武打替身就不說了,這是大部分觀眾都知道的。

除了武打替身之外,還有筆替、裸替、光替、琴替。

就拿筆替來說,古裝劇裏,經常會有角色寫毛筆字的鏡頭。

這些鏡頭,通常只拍手和桌子。

可以看到“主角”在紙上寫出了非常漂亮的字體。

然而,在娛樂圈裏,有幾個明星能寫一手好字?

因此,這些鏡頭都是找替身拍的。

可以說,在影視劇裏面,只要看不到臉的鏡頭,大部分都是替身。

所以,在準備拍“高啟強”賣魚鏡頭的時候,劇組就已經找好了替身。

……

布景安排得差不多的時候,徐志文已經化好妝到了。

他到的時候,方醒正在和魚档替身說話。

徐志文打招呼道:“方導,我昨天去菜市場,幫魚档老板賣魚。結果,動作不熟練,耽誤人家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