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靠山(第2/3頁)

“是,不過鄭家未必會有反應。”

桑蘿看他說得頗有篤定,便看了沈烈一眼。

沈烈哪會跟她賣關子,道:“一則你如今在歙州的聲望極高,這點小事鄭氏不敢大動幹戈,禦賜的牌坊也不是白立的,聖旨還供在家中,二則,你可知曾刺史原本屬意的州學博士是誰?”

桑蘿眉微擡:“莫不是鄭家人?”

“正是鄭家老太爺,有曾刺史夫婦這樣支持辦學的,自也有惜著胸中那點文墨不肯輕授外人的,我聽禇大人說這位鄭老太爺叫長史大人連坐了幾回的冷板凳,曾刺史黑了臉,直接改聘了林家老爺子。”

桑蘿想起此前範妃娘與她說的那些,有些明白了,她反應也快,問沈烈:“所以,鄭氏子弟眼下在大齊沒有入仕的?”

但凡族中有子弟在朝為官,都不會敢這麽明目張膽跟朝廷政令對著來,而已經跟曾刺史對上了,曾刺史一日在歙州任上,鄭氏子弟想要入仕談何容易。

沈烈眼裏帶了笑,道:“正是,當今任官要麽由聖上指派,要麽是走恩蔭,或由高官、州刺史舉薦,要麽就走科舉,走科舉也得是州刺史推舉才能入京趕考,鄭氏當初拿喬,眼下算是把這一條路給走絕了。所以,皇權一日穩著,鄭氏還想入朝為官的話是絕不會把聖上也得罪了的。”

那就不是把曾刺史盼走就能翻身的事了。

……

這事被沈烈料中了。

不過第二日就有人把消息有意無意透給了鄭家,方子是鄭老太太當嫁妝帶進鄭家的,她一向以自己手中的這些小方子為豪,聽得最近在歙州城頗為出名的桑氏手中也有做黎祈的方子,心下自然不爽利了。

“東郡桑氏,好高的出身嗎?不過是如王家林家之流。”

心裏已經是窩了火,拱著拱著就想去給那桑蘿找一找不痛快。

幾十年的老夫妻了,鄭老太太眼風動一動鄭老太爺都知道她琢磨什麽,一旁丫鬟給他捏腿打扇都去不了他心中的煩:“你消停一些,那桑氏不是你想出氣就能出氣的人,且大齊會做黎祁的家族有兩掌之數,你都教訓得過來?”

“那也不能是個泥腿子會做。你倒說我,你當初若不拒那州學博士,如今大郎他們會這樣憋屈?怎麽著不能弄個長史別駕縣令的當當?輪得著那林家大郎去任了縣令?”

這話簡直點著了火,朝廷拿到了造紙方子辦造紙廠的事桑蘿不知道,鄭老太爺能不知道?到這一步,他再不想認也得認,他當初那一步就是踏錯了。

可清楚有什麽用,就曾子騫那家世和性子,當初扇出去的軟巴掌他還能圓轉得回來?

因而鄭老太太這埋怨的話正正準準紮在了鄭老太爺的痛腳上,那邊話一落,鄭老太爺就沉了臉,手裏一串佛珠呯一下拍在旁邊幾案上:“你要是想等那曾子騫升了以後大郎他們都出不了頭,你就只管去動大興莊。”

他站起身來拂袖就走,那串平日裏拿在手上沒少把玩的佛珠已是斷了線,數十粒佛珠從幾案上滾落,在石地板上呯呯的彈跳著,急雨一樣敲在石板上。

鄭老太太被嚇得整個人都輕微彈跳了一下,一時訥訥不能言,原本對公公也有怨言的大太太這下也不敢拱火了,忙勸鄭老太太:“娘,這事算了吧,總歸就是多了一家人會做黎祈,也不是什麽大事,那桑氏聖眷正厚,咱犯不上這時候碰上去。”

鄭大太太這時候還真是想得太美了,豆腐這樣平價又營養的好東西,桑蘿會讓它在歙州只姓鄭?

喬遷第二日,範妃娘說的那嬤嬤就到了沈家,桑蘿沒等看那鄭氏什麽反應了,先就托那老嬤嬤帶了封信,拿這事找範妃娘拿主意去了。

說是拿主意,其實就是找靠山。

原話是:“她鄭家會做的東西尋常百姓就吃不得了?難得的平價又養人的好東西,誰說的在歙州就只許姓鄭?妃娘你說我等黃豆收成了真開了這鋪子,那鄭家總不敢就為這事找我麻煩的吧?”

範妃娘一看就樂了,也不回信,跟心腹嬤嬤道:“鐘嬤嬤,你明兒就跟阿蘿說一聲去,開,只管開!不止開,還要打著她大興莊的名號開,也不用等黃豆收成,我先送她十車用著,明兒開都成。”

樂過了倒也給桑蘿周全,中午等曾三郎一回來,她就纏過去找他要兩個好手,曾家自家培養的暗衛。

要人做什麽呢,怕那鄭氏明的不敢來暗的,道:“那鄭家人瞧著就不是個多聰明的,還是周全著些好,你給我兩個好手,我送到大興莊去。”

曾三郎看著妻子,笑出了聲,左右也無人,他搖頭道:“不用往那邊送人,放心,安全得很。”

範妃娘一聽這話眉頭就動了動:“什麽意思?”

曾三郎眼裏帶著幾分笑意:“鄭家不敢,如果真那麽蠢敢派人去,骨頭都會被敲碎了扔回鄭家大宅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