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地洞(第2/4頁)

沈烈看看她手上的農具,點頭:“要,不過得稍晚點,還差些東西,等齊了我再喚你,你再給我搭把手。”

“行。”桑蘿也不多說什麽,進山洞拿鏟子把白天燒了火的余燼都鏟到畚箕裏,草木灰讓沈安直接倒茅房裏了。

事實上,不止草木灰,像鋸木的木屑、草碎、樹葉或是土,都是發酵肥的好東西,按一定比例混合,既能讓肥力充分被激發,也能讓臭味完全消失,後邊上肥也不會滿山谷臭味感人了。

她自己從前做綠肥做得多些,學習的時候對於糞肥發酵這一塊也有些了解,照這樣發酵好的糞肥呈褐色,肉眼看上去和土近似。

當然,正兒八經的漚肥自然不是像她現在這樣直接往茅房裏倒,最好是另外挖幾個漚肥池,平時用木板和厚草簾蓋上,留一點兒縫隙就行,沒有現代能買到的菌劑,發酵時間要長些,視溫度不同大概兩到三個月之間可以完全腐熟。

想到這裏,索性走了一趟隔壁,把這事跟陳老漢說了說。

陳老漢一聽是糞肥的事,很是重視,門框也先不裝了,讓魏清和扶著些,就聽桑蘿細說起漚糞肥的方法來。

他也是種了幾十年地的老莊稼把式,從前田要增肥的話,只能用輪種休種的方法,不夠肥的田地五月六月就要密密的撒上豆種,先種綠豆,其次小豆,到七八月時犁地,把豆苗蓋進地裏悶死,就是綠肥了,這樣增過肥的田,來年春就可以作谷田。

而糞肥,他們大多是直接施用,條件好些的人家,聽說有牛,用牛踏糞,然後再施用,他們鄉下沒這條件,也就聽聽。

這會兒聽到一個完全不同的法子,很是上心,細問了好些,自然,新方法總少不得疑慮,又與桑蘿確定是哪裏學來的。

這自然又被推到了家裏的藏書。

書,老百姓是很信的,那都是有大能耐的人寫的!

而且桑蘿也說了,去年八月再種地,她就試著照書裏的法子堆過肥,因當時天熱,肥料腐熟更快,十月就用上了肥料,在菜地上,那些菜長得還不錯。

對桑蘿種菜這件事,陳老漢最深的印象是第一次種的那批菜,那實在是一言難盡。

他現在敢聽桑蘿的漚肥法子,一是桑蘿在他這裏的印象已經完全顛覆,二是對書的崇拜,桑蘿說這是書裏記的,而第三個,則是桑蘿去年秋冬第二次種菜,那菜是真長得不錯。

陳老漢為什麽知道那些菜長得怎樣,因為那些菜與其說是桑蘿種的,還不如說是沈安和沈寧在他家老婆子帶著種出來的。

自家老婆子什麽本事陳老漢清楚,結果在半山小院後邊種的菜比他們自家的還好。

陳婆子當時還稀奇,也沒見施糞水,怎麽就長得這樣好,細看了土,發現土特別好,現在陳老漢算是知道了,什麽土特別好,那就是肥,肥不一樣。

因而桑蘿把這漚肥法一說出來,陳老漢是真激動,許家的門框子都先不管了:“走走走,阿蘿,你跟我往對面去一下,把這漚肥的事跟那邊幾家也通個氣,你懂得多,能說得更清楚,等跟那邊幾家也說了,咱這兩天就把你說的那個池先挖一個出來,正好現在山谷裏別的不多,清出來的草葉和鋸木頭的木屑特別多,咱馬上就能堆一個。”

插秧前上肥省了,這山谷裏的土和之後幾天要從外邊往裏運的土都是好土,那肥力足足的,現在堆上肥,正好供後邊幾次追肥用。

把魏清和一丟,又跟許老太太說了一聲等會兒再回來,喊著桑蘿就走。

桑蘿也理解,對農人來說,再沒有比種地更大的事了。

許老太太剛才也聽了個全程,顯然也知道,朝二人擺手:“這是要緊事,你們先忙,我們這不急。”

等目送兩人走了,許老太太還喃喃:“這桑娘子,別是士族流落出來的小娘子吧?”

陳老漢只看到山谷裏能有好肥用了,許老太太看到的卻是更多,給地增肥的法子啊,雖還不知成效怎樣,但只要比現用的稍好,那都是豪門大族會死死攥在手裏的東西。

庶族手裏如果有這樣的好東西,怎麽著也會想辦法給家族謀些利益,找對門路,獻上去謀個官身,讓家族再起也是不難的。

……

桑蘿不知道她提供的一個漚肥法子,讓自己的身世在許老太太那裏變得越發神秘起來了,就她自己來說,升鬥小民,有這東西也謀不著什麽利益,壓根沒想太多,純粹是解決當下生存問題,優化一下自己生活質量。

桑蘿過去只是把大概的方法說一說,具體到怎麽操作,池子挖在哪裏,她就不操心了,想也應該是峽谷外圍那一段,原也留了進出的路,不過要多挖幾個漚肥池的話,想來地分在那邊的盧家怕是要讓出一點位置來,這個是幾個老爺子要商量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