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學親征(第2/3頁)

莊詢嘆息說,他還是比較重視人命的,有些人知道有地府,就不會看重生命了,畢竟死了或許更精彩。

莊詢還做不到這點,出生不易,許多人輪回不知道多少次畜牲道,有了做人的機會,現在這種死法太可惜,眼睜睜看著他們死。

“陛下想要怎麽做呢。”酈茹姒反問莊詢,畢竟武力上,夏國對趙國處於極大劣勢。

“願意和我們投降我們,就把新法這些傳下去,分土地,建立吏治,整訓軍隊,能做抵抗做抵抗,做不了抵抗就把人送回夏國,我來之前,夏國也是經歷動亂的還有一些土地可以分,不願意接觸或有抵抗態度的就算了。”

莊詢想了想說,這樣還能增強自己的力量,同時也算對趙國的百姓仁至義盡了,再多的他也可做不到了。

“好,正規軍做不到,運送糧草也好,不過送回國內,是不是要皇後娘娘同意呢。”

酈茹姒提醒說,畢竟現在操持國政的是司琴宓,這種大事還是要征求她的意見。

“當然,必須征求娘子的意見,我又不是紙上談兵那種人,只會提意見提要求不考慮解決花費的成本,這種大事需要她評估影響,權衡各方利益,最後才能實施。”

莊詢答應下來,這些想法都挺好,但是現實不是你想怎麽樣就是怎麽樣,更何況還是遷移人口,他也只是有個想法,能不能落實全看司琴宓的研究。

“只是我覺得來去的時間,可能何衡他們已經想到了更好的方法,恐怕我信到了,他們方案都出來了,還都發出去了,我寫信寫個心安吧。”

莊詢明白的說,求個心安,想想可能的結局,也為之扼腕,沒有什麽太多幹涉的能力。

“陛下,你能這麽想已經不錯了,臣跟了你這麽久,還是無法理解你,不過目前我們還屬於勢如破竹,等著看後面的戰報吧。”

酈茹姒承認自己的思想淺薄,只能看到自己的家人和自己的男人,其他多余的人不想關注。

不過後面的戰報先一步達到趙王的手裏,兩份戰報,一封讓他眉開眼笑,一封讓他憤怒異常了。

莊詢是先看悲後看喜,趙王是先看喜後看悲,喜的是趙國大軍在景國初捷,消滅二王子的勢力,為趙國的在景國站穩腳跟。

悲的是接到的情報,派去平亂的各地軍隊被夏國派遣的軍隊打敗,負責統籌的將軍李弘謙戰死,現在東部的四道北部的兩道依舊處於到處都是叛亂的境地。

現在趙王就面臨一個問題,抽調攻打景國軍隊的部分回防,去平定領土內的叛亂,這樣趙國對景國的攻擊節奏就會放慢,也就中了夏國的計謀,夏國就是為了把趙國的精銳引過來才進攻的,趙國的精銳來了,估計就跑了,莊詢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可是不管不顧,那不是一個道,是好幾個道失去控制,失去了控制不說,還會影響其他區域。

因為朝廷不管,那其他地方會不會蠢蠢欲動呢,這些叛亂民眾煽動性的口號,均田地,他又不可能實現,他提出來,大小世家就要把他撕了。

他學不來莊詢的那一套,趙國的船太大了,世家是趙國這條船的龍骨,敲掉龍骨等待的只有散架。

所以現在左右為難,這是趙國十年,不對,三十年難遇的一次機會,掙脫困龍的淺灘,爬上雲氣的天空,如果因為尾巴被鐵鏈絆住,要回頭,可能就真的困死在淺灘了。

不回首,不去咬斷那根鎖鏈,鎖鏈的強度又真的可能讓趙國癱瘓,扯斷趙國這條龍的兩段身子,所以又得兼顧叛亂和夏國進攻。

“都過了這麽久了,怎麽突然就想著反了呢,也不是讓他們活不下呀,怎麽想著找死,財帛動人心,夏國培養的間諜確實厲害。”

趙王忍不住說,趙國的情報網不弱,叛亂發生,就發現許多領導者其實具有夏國背景,而且許多叛亂聽到的話術也是一樣。

這些傳言和話術又都偏向夏國,夏國一來這些人就反了,所以基本可以確定是夏國在搞鬼。

這些民眾都是夏國煽動起來的,用所謂的均田地的誘惑,鼓動這些百姓造反。

他知道百姓能活下去,不知道趙國的百姓僅僅只能活下去,財帛動人心,你怎麽不給百姓財帛呢。

不僅不給財帛,因為戰爭開打,各種徭役,賦稅加重了,這恐怕是他不清楚的,許多人的田地借著這場戰爭又被世家的地主侵占了,賣兒賣女也還不上新增的稅負。

能活的下去,誰造反,造反是要殺頭呀,不是莊詢和夏國的錦衣衛們一張嘴能挑動起來的,這些人也不過是告訴這些走投無路的人,你們還有另外的一種選擇。

想到了夏國,趙王隨即想到了莊詢,牙根氣的癢癢的,當初莊詢從他手心溜走,連鎖反應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