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榮歸長安,河圖洛書(第2/3頁)

皇帝在一側親自解釋:“你看看圖上那道紫氣。”

書房裏的眾臣,也都跟著打量。

這社稷圖近來多次變化,但皇帝很少讓人看了,其中似乎蘊生出了某些秘密。

公孫弘坐在霍去病下首,跟著瞄看圖上情景。

但見社稷圖上,對應長安的位置,升起一道紫色氣柱,直指蒼穹。

這氣柱對應大漢國運。

“朕分析,國運紫氣最終會直入社稷圖的天穹之上,到時就是一國朝運達到頂峰的時刻,大概會有新的變化出現。”

“這圖上還多了些特殊的標注。”

皇帝伸手一招。

那圖內升起兩縷仙光,一尊古碑和一卷玉書,在其中起起落落。

兩者正是神州源遠流長,被譽為千古之謎的河圖洛書。

兩者之上流傳的圖案,神秘而古老,蘊含著深奧的宇宙星象之理,被後世譽為神州文化、陰陽五行,術數的源頭。

這兩件寶物,是真實存在的異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時現時隱。

後世對河圖洛書進行研究,認為是古人按星象排布出時間、方向和季節的辨別系統。

河圖上的1—10數是天地生成數;

洛書上的1—9數,是天地變化數;

它們巧妙組合,融於一體,建構出時空合一,萬物生成演化運行的模式。

此時,霍去病矚目河圖洛書。

但見那古碑上的河圖,圖案明滅,排列出陣列般的黑點和白點。

乍一看,竟是和識海裏,古井井壁上的那些光斑,大為相似。

當河圖上的圖案串聯起來,便如同一黑一白兩條真龍,圍繞著圖上的中點運轉。

其旋轉的速度稍快,圖上便多出黑白兩色光暈,對應陰陽,太陽和月亮,白晝與黑夜,逐漸成為今人熟悉的太極陰陽圖,在天為象,在地成形。

河圖洛書的來由,一直是華夏文明史上的不解謎題。

在《尚書》《易傳》等等,諸子百家的傳世書卷中都有記述,破譯和猜測。

皇帝改為傳聲,對霍去病道:“你可看出這河圖洛書上的陣列,有何玄機?”

我看出來了,但我不說……霍去病心忖。

皇帝這麽問,顯然是有表達欲,好為人師。

這時候當然要順著他的意思,霍去病笑道:“臣打仗還行,論及見識,少有人及得上陛下博覽群書,洞見古今,正要請陛下解惑。”

皇帝欣然道:“此河圖洛書圖案相合,在地為象,可以對應我神州的山河地貌。

朕讓人去探查了其中一處光斑對應的地理方位,居然找到了一處上古傳說中的小洞天。”

霍去病訝道:“陛下意思,是這河圖洛書,相當於一幅神州各地的藏寶圖。

圖上標注著神州大地隱而不現的一些神異?”

“沒錯,因為我大漢國運提升,此河圖洛書才得以出世,以增我大漢底蘊。”

皇帝道:“不止如此,朕觀想其圖案修行,可接引天地群星之氣入體,修行都比往昔快了些。此物有諸般玄妙。你也達到了半聖層次,下次自己修行試試。”

霍去病頗感悸動,要知道他和皇帝都是半聖層次。

半聖層次尚且在觀想圖上的內容後,覺得修行速度有所遞增。

如果換成天人境來修行,那就是天翻地覆的變化。

“你再看圖列的國境兩側。”

河圖洛書沉入社稷圖,而那圖上的東海以外,盡數被黑氣遮蔽。

西側的國境外,對應羅馬的方向,亦是隱藏著一股刀兵之氣,是戰爭未止而產生的變化。

皇帝談興極濃的道:

“這段時間,你不在長安,東部沿海數次遭到襲擾。

你舅母宿疾未愈,朕亦未讓衛卿奔波插手東海之事。其他將領比你二人,差之甚遠。朕不求他們能破敵建功,守疆衛土亦是漏洞百出。

東海之事,你稍後代朕去看看。”

霍去病點頭答應。

他有服部之男的還魂身在大和島上,對其正在發生的變化,知道一些。

“還有秦皇陵內,近來地下常有朕才能聽見的龍吟傳出。”

皇帝略作交代,遂道:“好了,你初歸,去看看你舅母吧。

你舅母的離魂症,朕已找到治愈的手段,不日便可恢復,不需要再擔心。”

霍去病執禮告退,輪到董仲舒等人和皇帝交談。

離開未央宮,霍去病身形微晃,迫不及待的來到了大將軍府。

劉清回城後,也先到了衛青府上。

卓青珂等人也都從王府趕過來聚集。

還有衛少兒,皇後衛子夫,衛君孺三姐妹,家中人差不多都在。

霍去病剛過來,就聽見屋裏有人嚎啕大哭。

哭的地動山搖,聽動靜就知道是熊三。

她和霍去病從小得李氏照顧撫養,又沒有母親,一直拿李氏當母親看,哭的這個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