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神兵天降(第2/3頁)

“那漢將霍去病慣用的手段,就是隱藏行軍,靠偷襲來獲得優勢。”

拔列先沉穩道:“我草原諸部與其交鋒多次,他很少與我等兵馬正面對戰。此番我草原各部匯聚,已到了擊潰漢軍的時候!”

“大單於和我等眾人,戰前數次推演,都認為霍去病必率漢軍先去襲擊後軍。

我們先殺入西域,若速度夠快說不定還來得及再去殺漢軍。”

拔列先傳下命令,全軍速度激增。

而在西域最北方,對應匈奴兵馬行進的方向,便是西域諸國中的蒲類。

蒲類和樓蘭,一南一北,扼守住了漢通往西域的要沖,幫匈奴看守門戶。

匈奴人過來的第一個目標車師後國,即與蒲類相鄰,位於其西側。

這時蒲類的國相蕭耶,正帶領一隊五百人的兵馬,連同蒲類眾臣,親自來迎匈奴大軍入西域。

他們站在蒲類邊境的一處高地上,眺望匈奴大軍壓來的景象,敬畏之余,又難免興奮。

“所謂騎兵如潮,就是這種景象,如此強軍,當可擊潰一切對手。”

蕭耶兩眼放光道。

他們依附匈奴,自然希望匈奴越強越好。

蕭耶身形瘦小,但眼神明亮,掃視身畔的蒲類眾臣,道:

“我西域諸國,以龜茲,姑墨等國最沒有遠見,冒然表態降漢。現在大軍逼近,看他們如何自處!”

其他蒲類官員亦陸續點頭。

匈奴的兵馬威勢,讓他們這些親匈奴的附庸國,也跟著信心大增。

“走吧,我們下去列隊相迎!”

蕭耶說完,準備往高地下方走,做好了狂舔匈奴人的準備。

但就在這時,他身後有人輕咦了一聲。

蕭耶的視線,正要從匈奴兵馬身上收回,旋即看見驚人的一幕。

突然而來的箭如飛蝗!

蕭耶已快六十歲,但他過往五十多年的歲月裏,從未見過如此致密的箭雨!

連天空的顏色,好像也被出現的箭雨覆蓋,變得昏暗。

箭密如烏雲,遮天蔽日。

給蕭耶等旁觀的人的感覺是犀利無比的殺氣!

咻咻咻咻!

一時間虛空全是撕裂空氣的銳響。

蕭耶慢慢張大嘴巴,難以置信的看著遠處。

一個匈奴兵被長箭射入腰肋,身軀被箭矢的沖擊力帶離馬背。

而那箭矢從其體內射出,竟又穿過了第二個人,第三個人,而後威力才減弱,但仍將第四個匈奴兵射穿墜馬,釘在了地上!

世上竟有威力如此驚人的箭!

一幹蒲類人以旁觀的視角,深切的感覺到匈奴部眾這一刻的慌亂!

“快看!”

一名蒲類人低呼。

隨著箭雨,在匈奴大軍馳騁的兩側,如夢魘般浮現出一支兵馬。

其人馬綿延,甲備精良,正是漢軍。

他們身上像是蒙著一層隱身的幕布,此刻才揭開,出現的漢軍以萬計。

讓人驚訝的是他們的位置,正是匈奴大軍馳騁的範圍兩側。

匈奴兵馬最外列的部分,距漢軍不足四十丈。

但他們正好全都處於漢軍的包夾當中,看起來就像匈奴人主動沖進了漢軍列隊的範圍。

而隨同漢軍出現的,還有弩車等大型射襲工具。

之前霍去病帶兵破縱橫道山門,就繳獲了二十余架弩車。

那是縱橫道多年積累的家底,加上漢原有的弩車器械,漢軍帶來的弩車,有上百架。

這是當世威力最驚人的戰場殺器之一!

弩車最早是墨家創始者墨子親自設計,《墨子·備高臨》講到“連弩之車”,有“兩軸三輪”,可以車為架,以轆轤引弦;

箭矢長“五尺以上”,矢端連系繩索,如同戈射,可用轆轤卷收。

《六韜·軍用》又記有“絞車連弩”,亦是同性質的武器。

弩車是專載弩弓的戰車,“列陣以車在外,以旗蔽障,弩車當陣門,其上矢大如鑿,一矢能射殺數人,發矢可達數百步。”

除了弩車,還有以萬計的漢軍張弓勁射,形成致密的箭雨。

弩車仍在漢軍操控下,絞盤轉動,一排排的射出弩箭。

機扣絞盤上弦的聲音,讓人頭皮發麻。

漢軍部眾亦是不斷張弓,輪番射箭。

匈奴大軍的潮水策騎之勢,宛若被斷流,頃刻大亂。有匈奴兵被巨大如戰戈的弩車箭射中,身軀幾乎斷為兩截,血腥之極,到處都是血和呼喝慘叫的聲音。

關鍵是漢軍出現的位置,讓人細思極恐。

既然帶來了車弩,說明漢軍是蓄意埋伏,早有準備。

需要什麽樣的戰前推演,才能精準的預判匈奴部眾的奔襲路線,列隊將其裝進埋伏當中。

霍去病攻西域諸國,連平多個小國,卻把附庸匈奴,最強的樓蘭和蒲類留下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