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聞之驚懼,掛的用法(第2/3頁)

而你始終躲在被你代入的人身後,至今無人知你的真實身份。

其實最想進入秦皇陵的那個,就是你。”

子在陰影下的嘴角,勾起森然弧線:

“你就不想進入秦皇陵?這些年你一直躲在暗處,尋找進入皇陵的辦法,聆聽其內的仙音古術,以為我不知?

我聽說皇陵內傳出的聲音,是秦皇從海外求取獲得的永生術,蘊含通仙之秘。

他取回來後,匯天下方士,修行者破解其中之秘。

那長生久視之法,日夕被無數人研究,形成了烙印。最終用來祭刻在皇陵內,牽動天地氣機,時而自行誦讀。

傳說這種手段,是秦皇想死後復生,重獲生機!”

彼端的掌兵者道:“我一直猜測你曾進入過秦皇陵,就在秦皇死後不久,看來不假,你對皇陵有著遠超其他人的了解!”

子避而不答:“我們可以合作,共入皇陵,看看秦皇到底死沒死!

或者說,他耗盡秦之一國的國力,不惜讓數十萬秦軍精銳生魂入墳陪葬,導致秦後來無兵可用,只二世國祚便亡的真正原因。”

“你進去可以追尋長生之法,而我只想去看看我這一脈修行,還有沒有前路。”

掌兵者沉默,沒有回應。

子:“入秦皇陵,必須解開其寢陵外的防護俑陣,非兵家大才不可。

以你的兵家修行,又研究秦陵俑陣數十年,正是對俑陣最熟悉的那個人。

而秦陵的一些秘密則只有我知道,我們合作是唯一進陵的方法。”

掌兵者依然沒有回應,直接轉變了話題:

“近期的損失,可見我們之前的謀劃是錯的。別說我現在無兵可用,便是有兵馬在手,漢之國運興盛,也不是單靠兵馬能破。”

“你的意思是,要再次蟄伏?”

“我們的謀劃,幾乎被霍去病一人所毀,不是他難以匹敵,而是他和漢之國運相合。面對他,就是在面對漢的底蘊,國運。這是當前階段不可能撼動的。

強行為之,你我也要和南王一個下場。”掌兵者道。

“所以南王被殺前,明明給你送去了求援的消息,你距離也不算遠,但你並沒露面,就讓他死在了霍去病手裏。”子帶著些譏諷意味的道。

掌兵者:“一個真正的兵家,不會將全部實力擺在明面上。

霍去病看似只帶了董仲舒和道尊,如果你信以為真,不僅低估了他,也低估了他背後那位皇帝。

在驪山,霍去病重創南王那次,我出手接引南王離開的一霎,他不驚反喜,立即就生出將我一起斬殺當場的心思。

此子的兵鋒,養的是一股無敵的意,不畏任何對手。

但他算漏了一件事,就是沒料到南王和我都有仙器級的東西在手,能瞬間斬斷擺脫他加持十萬禁軍封鎖的戰場,脫身而去。”

“他追擊南王的過程,隱藏了實力,想將我一起誘出來。

漢掌一國,國運興盛時,代表的就是天地意志,不論是誰,在漢境與他鬥,都要敗亡。”

彼端的掌兵者,幹脆放棄了在簡書上書寫。那簡書上紋理交錯,竟直接傳出一個沉冷的聲音。

執筆者:“所以你想再次隱匿,放棄之前的計劃。”

“沒錯,我們可以發動縱橫道培養多年,在天下各地的外圍幫派,讓他們制造混亂。你我二人躲在暗處觀望漢和匈奴之爭,或可適當出手撥動,平衡雙方力量,但不要再直接露面。

最近的損失,難道還不慘痛?”

縱橫道內部,神秘莫測的掌兵者顯然也有了退縮的心思。

“另外,南王死後,他的東西都落在霍去病手裏,繼續用這種竹簡的方式聯系,你確定安全?”

“簡書傳訊是我這一脈創出來的手段,霍去病便是得了南王的簡卷,也無法窺破我們的聯系。”

執筆者頓了頓,問:“你好像很怕霍去病。”

“怕又如何?順時勢而為,是我當年險死還生的時候,就知道的道理。”

“不要再招惹霍去病,如果你想推動你代入掌控的那些棋子行事,我不反對,但不要帶上我。我蟄伏的太久,準備到這天下各地去看看。”

掌兵者話罷,再無消息傳來。

……

渠渭,靜室。

霍去病的識海,古井升起的符號,引動開來,再次融入兵書。

有一枚記載著兵家計策的竹簡,光曦流轉,被符號融入後,波動迅速變強。

一段時間後,這條兵計上方的標注,竟從下策蛻變成了中策。

識海內,頃刻間光曦鼎盛。

一股兵家氣息擴散,甚至引動了渠渭上方的天象,烏雲滾滾,遮天蔽日。

若從遠處看向渠渭,會發現整個渠渭城都被一股氣機籠罩。其相關痕跡,被覆蓋蒙蔽,如同消失般隱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