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海上絲路”完成

自從海上龍宮啟航之後,不論是國內還是韓國、日本,以及東南亞,關於“海上龍宮”的追蹤報道都沒有停止過。

許多船只在台灣海峽被“海上龍宮”甩掉之後,在珠江入海口附近,又有幾艘船追了上來,再然後海南附近,又有幾艘船加入了跟蹤的行列。

甚至還有一艘直升機,在海上龍宮的上方飛了好幾圈,然後才回航,也不知道是哪家媒體雇傭來的,絕對財大氣粗。

但那些從空中拍攝的,海上龍宮與身邊十多艘大小船只一起行駛在海上的畫面,真的是格外震撼。

在海上龍宮的前方,是鐘君號一路引導。

海上龍宮左右兩側,各有一艘護航的海警船。

四艘體型格外懸殊的船只,組成了一個正三角的形狀,從上空俯瞰下去,非常標準。

在後方,則是十多艘船只組成的船隊。

這些船只,像是組成了一個巨大的箭頭形狀,非常震撼。

這段畫面,成了各大新聞媒體上反復播放的片段。

已經有網友在網絡上吐槽了:“這麽大的場面,如果不是甲板沒有停飛機,我還以為這是航母戰鬥群呢!”

這句話,卻引起了許多人的腦洞。

“如果在‘海上龍宮’上裝上起降甲板,那豈不是可以當航母用了?”

這個問題,立刻就有人好奇:“是海上龍宮大,還是航母大?”

對絕大部分沒能在現場看到海上龍宮的人來說,只看數字的話,感知並不強。

他們只知道海上龍宮和航母都很大,卻沒有正確的概念。

立刻有人解釋了:“當然是海上龍宮大,海上龍宮差不多能裝下三艘核動力航母!”

事實上,海上龍宮長近四百米,比福特號航母還長許多,寬也有三百多米,基本上是一個接近正圓的橢圓形,是普通航母的三四倍。

這種橢圓形本來是完全不適合在海面上航行的。

它之所以能夠在大海上飆出來那種可怕的速度,完全得益於它底部的特殊導流管道設計,這是和現代艦船完全不同的設計理念,更像是十多艘狹長的船只並聯起來,又或者是雙體船的超級升級版本——十二體船。

這種設計,也是因為“海上龍宮”幾乎堅不可摧的強度,反正只要能減少海水阻力,壓根就不用擔心材料本身的性能,可以說是一種理想化的船舶動力模型,任由谷小白設計發揮了。

這麽一解釋,頓時有人腦洞大開:“那如果等小白巡演完了,是不是可以在上面飛幾艘戰鬥機玩玩?”

“這個想法好啊,我去,真·世界上最大的航母!”

“好一個最大航母……還是風力動力的!節能環保!永不加油!比什麽過幾年就得換燃料的核動力航母牛叉多了!”

“風力航母好評!而且跑的比人家核動力航母還快!50節的速度,能讓核動力航母飚散架了!大部分的軍艦都追不上吧!”

“還是發泡結構制造的,就算是丟幾個炸彈上去都炸不沉!永不沉沒的航母!”

“炸裂開的話,是不是可以當好幾個航母用?”

這個腦洞一開,頓時引得大家各種想法都冒了出來。

本來,海上龍宮剛誕生的時候,對外宣傳的是“浮島式”。

海上浮島眾所周知是沒有動力的,就是個活靶子。

當初“海上龍宮”揚帆起航的時候,已經不知道驚爆了多少人眼球。

就算是僅僅能夠以每小時十公裏的速度航行,就已經讓“浮島”變“活島”,已經是質變了。

誰想到,“海上龍宮”還能飚車!

這下子,就有人開始討論“海上龍宮”的戰鬥力問題了。

“這麽說來,海上龍宮的戰鬥力,豈不是很爆棚?”

說到戰鬥力,許多軍迷就開始強勢亂入了。

“跑的比人家核動力航母快,體積是人家核動力航母的三四倍,四舍五入等於三個福特號……”

“鐘君號那麽浪,怎麽也能比得上一艘護衛艦吧。”

“還有另外兩艘護航的海警船……”

“四舍五入一個航母戰鬥群啊……”

“再四舍五入一下,我去,世界第三大海軍誕生了!”

這麽一連串的四舍五入,網友們連連大呼沒毛病。

還有好事的人,已經P出來世界海軍戰力對比圖了。

正如世界第二的空軍是美國海軍一樣。

世界第三的海軍是海上龍宮戰鬥群這種事……

也沒啥問題啊!

當然,這都是網絡上大家沒事開的腦洞。

沒有人知道,誰也沒覺得海上龍宮真的要拼一下戰鬥力。

在網絡上網友們大開腦洞的時候,A區生活區裏,睡了快一天一夜的江衛終於醒了。

睡夢之中,江衛帶著十萬大軍,鏖戰兩年,攻下了南越國,將兩廣一帶,納入了中國的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