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來自於後世的快樂(第2/3頁)

“嗯,公子說了,晚膳在這就吃了,你去將這裏頭最好的菜肴都給上一份。”

“還有把這裏的紅牌叫來給公子奏樂助興。”

宦官吩咐著說道。

前院管事躬著腰,遲疑了片刻問道;“不知公子對方才先上台的戲子,可有什麽評價。”

“那花旦的琴技在梨園也是響亮,不知可否讓她前去。”

小玉在梨園極為出名,許多勛貴的公子哥都被迷得五迷三道,毫擲千金揚言為其贖身的可不少。

不過小玉雖是戲子,但戶籍在教坊司,跟民間的戲子大不相同。

即便是教坊司也做不得主,雖說現在教坊司都沒幾人管了,但還是在禮部儀制清吏司麾下。

這不是錢財的問題,要找到禮部的關系。

現在京師這邊,最是流行反貪腐,為了一風塵女子做這等事情,哪怕是有人願意,禮部那邊也不會幫忙。

錢財少了吧,沒必要。

錢財多了吧,又害怕。

因此哪怕是小玉想贖身,也沒得辦法,也就一直留在梨園了。

教坊司最初起於唐朝,開始的時候就是個搞音律的官方團體,主要是負責皇家宴會,祭祀等重要禮儀演奏。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一句: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說的就是教坊。

不過到了朱元璋這裏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朱元璋改教坊為教坊司,專門收容犯罪官員,以及戰爭俘虜,被連坐的女眷。

她們進入教坊司後,會有專門的人進行培訓一些音律,然後就充作官方的妓院,被明碼標價進行販賣。

當然,妓院跟窯子是兩碼事。

不過這也看價錢跟權勢。

在京師中,聚寶門外,有朝廷開設的十數家青樓,都隸屬於教坊司名下,在秦淮河邊,是歷史上有名的花月春江十四樓。

實際上在教坊司中,也不是所有女眷都得去賣。

裏頭分為樂籍跟罪籍。

樂籍只是表演,罪籍就要慘多了。

這得看當時被連坐的時候,朝廷那邊是怎麽定罪的。

實際上如果不是大錯,即便是被連坐也不一定是在罪籍裏,多數還是樂籍為主。

不過在外人看來,樂籍罪籍都差不多,都是教坊司的。

如果得不到,可能就是錢財不夠,亦或是權勢不夠了。

像是小玉,也是受到了父親的連累,所以小的時候就進了教坊司。

當年小玉的家裏也算是大戶,父親還中了進士。

可惜遇到了朱元璋查貪汙,就給流放了,小玉當時也是十來歲的年紀,因此就被留在了京師的教坊司。

宦官聽著前院管事的話,心裏頭也有些猶豫。

他不知道太孫是否看上了這戲子。

不過既然也是花魁,應當也能入太孫的眼吧。

“就她吧,好生安排。”

“是,公公。”

前院管事連忙去了後院。

這時黃班主等一群人,已經開始卸妝了。

看到前院管事過來,黃班主連忙上前迎道:“李大管事,不知方才的拜月亭,可否是讓貴人滿意。”

問這話的時候,黃班主心裏是有些發虛的,他方才就一直提心吊膽的,生怕是被降罪。

這來人也不用說,有這般權勢的,必然是宮裏的貴人,遠看較為年輕,怕不是哪位皇子皇孫。

只一句話,可能就讓整個戲班子從此落下帷幕。

他是清楚知道,開始的時候小玉可是演砸了。

“貴客還算滿意,你們演得不錯,讓小玉快些卸妝,待會貴客就膳之際奏樂助興。”

說到這裏,李管事微微一頓,而後看了看兩側,近邊無人。

上前一小步輕聲道:“黃班主,你且跟小玉說,這可是個機會,來的這話是誰我不能說,但他一句話,小玉就能脫身苦海,到時候自個表現得伶俐些,把握機會。”

“這位貴人能來,或是心血來潮,也就這一次了,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小玉今年已然十七了,姿色在梨園也是響當當的,如若能……那可就是攀上枝頭當鳳凰了。”

黃班主連忙道:“大人放心,我立即去告會她。”

小玉能到他這戲班子裏來,可是照著李管事的面子,否則黃班主平時對小玉哪能這般客氣。

李管事看著黃班主離開的身影,心中嘆息:左文鼎啊左文鼎,我能幫到忙的,也就是這些了。

左文鼎是小玉的父親,也是李管事當年的同窗。

比起左文鼎的進士之身來,李管事可就要差多了,勉強得了個舉人,還是托了些關系,才能到這教坊司當值。

因此李管事這些年來,一直在暗中照拂左小玉。

他知道今日來的是太孫殿下,而太孫殿下傳聞好美色,這才用自己的權勢,直接指定了黃班主的戲班子接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