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新羅婢,菩薩蠻,昆侖奴(第2/3頁)

見著老李頭過來,一老熟人立即羨慕的開口說道。

老李頭狐疑的瞧了瞧:“你個張老麻子,可別是忽悠我請客。”

張老麻子沒啥手藝,靠著祖上留下的幾套房子租賃出去,隨著現在京師的行情不斷上漲,一個月竟也能搞個十幾貫寶鈔的租金。

先前生了兩個女兒,去年才生了個兒子,平日也沒啥事,便就是這小茶樓長客了。

只是摳搜的很,回回都是想著法子讓別人買單。

旁邊有人搭話:“老李頭,這回張老麻子可沒蒙人,真是坊官大人親自開口說的,就半炷香前,大夥都聽到了,也就是提起了你,別人可都沒說。”

老李頭看著周邊人紛紛點頭,心下當時有信了,只是有些不爽的說道:“家裏頭那婆娘,死活不同意我跟著下西洋,說是怕我找那海外小妾。”

“諸位給評評理,我是哪樣的人嗎。”

聽到這話,張老麻子哈哈大笑:“你老李頭就是這樣的人,不知是誰昨日在這裏說,要去買幾個新羅婢回來伺候,也享那地主老爺的福氣。”

新羅婢是唐朝時期位於現在高麗那邊的婢女,因為大唐跟新羅的關系,很多新羅婢女被唐朝富人們收養。

她們乖巧,聽話,長相出眾還極為能幹,很是受到李唐貴族們的喜愛,也使得新羅婢很是出名。

現在新羅國自然早就沒了,如今所說的新羅婢是概指,意思就是大明之外乖巧聽話的婢女。

“胡說,我哪裏是說給自己找,我那是給兒子們找,現在這世道,聘禮都給不起了,還那不得是要從外邊想辦法。”

“張老麻子的女兒前段時間出嫁,就要了三百貫寶鈔的聘禮,現在哪家不是百八十兩起,真真嚇死個人。”

“那海外婢女,也就二三十兩頂天了,模樣氣質哪哪不差,當兒媳婦也是聽話得很。”

老李頭反駁著說道。

聽聞這話,倒是有些人覺得好像買兒媳婦還真是不錯的選擇。

京師發展快,很多人都想入到京師這邊的戶籍來。

按照大明的律法,改換地方戶籍除開官職,遷徙,那就只有嫁娶了,尤其是京師這邊更是嚴格管控。

別的不說,只要是入了京師戶籍,到學堂學習都是全部免費,吃喝都不用管了,等於是官府幫忙養孩子。

還有身體醫療上,也是大量的免費額,看病基本上花不了幾個錢。

最主要的是賺錢的機會多啊,哪怕是隨便做個工,收入都非常可觀。

京師裏房源稀缺,到了現在沒有京師戶籍都沒資格買房子。

大量的外商在京師都只能是進行租賃。

這也導致很多外地商人想要落戶京師,最快捷的辦法就是娶個京師戶籍的女子為妻。

這裏有要求,必須是妻子,納妾可不在更換戶籍的範圍裏。

在婚嫁市場裏,需求變大時候,自然價格漲幅就很驚人了。

聘禮幾乎是一天一個價。

可不是每家都想老李頭一個月能掙這麽多的,多數水準還是在二三十貫鈔左右。

老李頭也不想當冤大頭,就尋思著幹脆買兒媳婦算了。

“還別說,這倒真是個出路,我還為兒子婚事發愁呢,照老李頭這麽說,兩個兒子加起來說不定都沒五十貫。”

“哪裏要五十貫啊,你們是不知道,那牙人幾貫鈔就到手了,轉手就是二十貫出手,這買賣當真是賺錢。”

“那也要有路子才是,沒得路子,你若是花錢買了,這可是違法的,指不定罰款都要幾百貫了,還是老實走正規的路子好,沒啥後顧之憂。”

眾人頓時開始嘰嘰喳喳的議論起來,這年頭國泰民安,能在這小茶樓喝茶的,基本上家裏還是有些家產買賣,說大錢沒有,小錢倒也不缺。

都是四五十的年紀,響應官府號召家家戶戶孩子都不少,自然嫁娶就是口頭常事。

突有一人神秘道:“新羅婢,菩薩蠻大夥都門清,可知那昆侖奴最是神秘了,倒也不知道個中是個啥味。”

唐朝記載昆侖奴,指如十挺墨,耳似兩張匙,悉卷發黑身,性氣捷勁。

權貴閑人們最是獵奇,黑色感覺很有刺激,在大明也稀少。

這話立即引來了許多人好奇。

不過隨即就有人冷哼說道:“平日裏沒事就多讀書,邸報裏早就說了這昆侖奴,他們生活在遙遠的西方,那裏烈日如火,才烤出這一身黑皮。”

“最主要的是,這昆侖奴身上疾病眾多,有些病症咱們大明都沒見過,要是染上這輩子就完了。”

“且牙行裏都是禁止買賣昆侖奴的,但有發現買賣同罪,至少都是叛十年勞役。”

這消息讓大家心裏頓時熄火,誰也不想因為獵奇而導致有勞役之災,這輩子都可是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