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殺他百萬又如何!(第3/3頁)

可不是幾千人,也不是幾萬人,少說都是十幾萬甚至二三十萬人了。

目前的京師,淮西話,很大程度上就是官話,像是朱元璋自稱咱的這個習慣,目前的南京街道上,遍地都是。

這些人,是朱元璋的絕對擁護,自然朱元璋也不能過於嚴苛了。

當初遷徙來的時候,朱元璋是各種給田給地,基本上都算生活富足。

老一輩的還好,年輕後輩,那就完全不同了,沒得事幹的,就形成一個個圈子,平日裏無所事事,好逸惡勞,最喜歡逞勇鬥狠。

最關鍵的是,這些人哪怕一些基層的官吏衙役,都是招惹不起的,關系錯綜復雜,有些甚至能直達天聽。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和後世的滿清八旗子弟,極為相像,堪稱京師毒瘤。

錦衣衛監察京師,對於這些事情,朱元璋心知肚明,卻又無從下手,而大孫這一招,甚得朱元璋歡喜。

劉和適時說道;“太孫殿下天資聰穎,在諸多事務上,見解獨特,每每都有驚世之舉,此事看似小事,卻為京師安穩,立下大功。”

“見微知著,太孫殿下之才能,非一般人所能及也,當真是老天眷顧之人。”

聽著劉和這一波溜須拍馬,朱元璋笑得更加開心了。

沒有什麽事情,能比稱贊大孫,更讓他高興。

“千裏之提,潰於蟻穴,大孫在治國方面,除了過於心慈手軟了一點,其他的當真是無可厚非,極為優異。”

“咱就是擔心,大孫的心地這般良善,往後要是遭人欺壓了,咱又不在,可就如何是好。”

朱元璋有些苦惱說道。

人總是喜歡往壞處去想,大孫的心善讓朱元璋欣慰,卻又擔憂。

似乎這個時候的朱元璋,已然忘記了朱英西域十年,在那等環境下,是如何崛起,打拼出如今的群英商會。

朱英身上那些貫穿交錯的傷疤,戰鬥的累累痕跡,在朱元璋這裏,也非是功績,反而是苦難的證明。

想到這裏,朱元璋緩緩起身,望向天外萬裏清空,緩緩而又堅定的說道:

“即是如此,那便讓咱來當這個惡人。”

“但凡有阻礙大孫著,咱就幫忙清理幹凈了。”

“大孫不好殺的人,咱來殺。”

“大孫不好動的人,咱來動。”

“大孫下不去手的,咱來下。”

“咱就好好瞧瞧,這大明天下,究竟有多少人敢於咱大孫作對。”

“一千,便就殺他一千。一萬,便就殺一萬。”

“便是十萬,百萬,又且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