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第2/3頁)

朱元璋看到卷宗,只是微微思索,心下就有了大量的猜疑。

古往今來,行刺皇帝儲君者,向來都是一番潛藏至深的勢力。

這其中可能有前朝余孽,已經妄圖有更大利益著,更有想顛覆大明者。

各種懷著壞心思的,組成一團。

朱元璋很清楚自己在大明的威懾,也非常清楚大孫現在的聲望。

能夠如此這般逆天而行,其必然已經做好了身死的準備。

想到這裏,朱元璋突然叫住了準備離開的蔣瓛。

沉默了一陣,這才說道:“傳咱的諭旨,諸藩王禁足府中,沒有咱的諭旨,不可擅自離開。”

“老四燕王那邊,你安排一些能幹事的,暗中潛伏,打探消息,盡可能的不要使其察覺,若有任何風吹草動,隨時與咱匯報。”

蔣瓛聽著這話,心中一顫。

他沒想到這件事轉眼間就牽扯如此之廣。

最初審訊的時候,蔣瓛很清楚,應該便是一些商會,幫派暗中言論。

而後到了陛下這裏,馬上擴增至外交使臣,緊接著就是朝堂官員,如今更是關乎到藩王身上。

這個時候的蔣瓛,突然有些心虛。

因為宋忠給他匯報的時候講得很清楚,是某個線人,聽到這顧雙貴有行刺太孫的言語。

但就證據而言,那是半點沒有。

甚至說得誇張一點,連人證都不知道找誰。

錦衣衛也不是想怎麽辦案就怎麽辦案。

像是這般事情,必定是要經過三司會審,前後的來龍去脈,必須得脈絡清楚,牽扯到的人員,也必須是有理有據,容不得半點虛假。

可現在似乎在錦衣衛的手裏,好像什麽人證,物證都沒有。

顧雙貴的家底在抓捕後不到半個時辰,就已經徹底查明,除了在京師經營幾家店鋪外,其他的也沒什麽。

蔣瓛想到這裏,微微擡頭,余光看向陛下。

只見陛下煞氣環繞,看似沉靜,卻如即將爆發的海嘯山崩。

真要把心中想法說出去,怕不僅僅只是自己,連錦衣衛還有沒有明天都不知道。

像是現在的陛下,蔣瓛只在之前郭恒案的時候見過。

而那一次,錦衣衛的上任指揮使就無了。

這才有了現在的他。

“臣遵旨!”

蔣瓛躬身說道,微微等候了一下,見陛下沒再沒有其他意思,這才緩緩退至殿外,而後轉身離去。

現在這個時候,蔣瓛很清楚,一個字都不要多說。

禍從口出,若是運氣不好惹怒了陛下,怕是順手就被斬殺。

直到出了奉天門,蔣瓛提著的心才稍稍放下,而後連忙趕往錦衣衛衙門。

衙門這裏已經有非常多的大臣被羈押過來,因為未曾涉罪的關系,都是由錦衣衛在做記載。

比如最近幾天做了些什麽事情,和誰一起,誰能證明。

包括吃了什麽菜,在哪裏吃的,若是和人有過接觸,聊了些什麽,說的是哪些話。

都得是一五一十的記載下來,但有缺漏,必須想起。

能夠寫清楚的,就能離開。

講述不清楚的,便就講述清楚再說。

錦衣衛在記載完後,還會錯開對照,重新詢問一遍,確認沒有講錯的,才會簽字走人。

若是在第二遍復蘇,詢問的時候對不上。

這個問題就大了。

蔣瓛來到錦衣衛衙門的時候,這裏幾乎全是官員。

包括院子裏,都有十多張桌子擺放著,依次詢問。

蔣瓛徑直走入最裏面,宋忠所在。

宋忠看見蔣瓛,一臉喜色,連忙迎了上來:“頭兒,陛下那邊怎麽說,對於此次成功預先抓捕刺殺太孫的罪犯,是否有些許贊揚。”

在宋忠的心裏,這次應該是立大功了。

別人都沒開始有所動作,自己就把人給抓了過來,這叫將危險扼殺至搖籃中。

想來陛下多少會誇贊幾句。

思索間,宋忠見蔣瓛的臉色不怎麽好看,心裏咯噔一下。

‘不會是蔣瓛將我的功勞,都被霸占了去吧。’

正想著,蔣瓛的呵斥聲傳來。

“瞧你幹的好事,你今日須得給本宮老實交代清楚,行刺太孫這裏面,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說完,蔣瓛左右瞧了瞧,見四下無人。

一步走到宋忠身邊,冷眼看著小聲質問道:“這行刺之人,是真是假,如今陛下龍顏大怒,朝堂內外人心惶惶,有當年三大案之傾向。”

“先前的一些過往,你宋忠都是知曉的,若是我這腦袋不保,你放心,我保證你會比我先行下去。”

“如今太孫已冊封,你只需老老實實跟著太孫殿下,幹好自己的本職,便能前程遠大,富貴不愁。”

“若是耍些小聰明,想要得些功勞好處,怕是謙死得不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