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兄友弟恭(第3/3頁)

“可惜你四叔從小在軍營長大,那個時候咱常年在外打仗,也顧不得太多,所以導致你四叔就成了如今這個樣子,和武將有什麽區別。”

“說起來也不怕大孫你笑話,你四叔那手字,寫得真是看不下去,咱已經有很多年沒見過你四叔的字了。”

“咱以前呀,每次看到你四叔那鬼畫符一般的字,都恨不得狠狠打上一頓,看著就來氣。”

“自個啥情況就算了,還跟咱說世子的事情,下次若是再說,咱必須要狠狠的打上一頓,讓他明白些事理。”

對於老四朱棣,其實朱元璋一直都不是很待見。

真正重視的時候,還是因為朱棣取得了大功勞。

朱英聽完,這才明白。

不過並沒有再多說。

前面說過的話,朱英確實是有這個想法,自然不是為了朱棣,而是為了高熾。

實際上,若是朱元璋知道現在東南沿海,群英商會那邊的情況,或許想法會更多一點。

朱棣明的就不說了,自然在這個時候,肯定不會做出什麽出閣的事情來。

畢竟上頭還有朱元璋呢。

可是暗地裏,可就不是那麽回事了。

尤其是群英商會。

你要像朱棣這樣的人物,和朱允炆可不是一個概念的,對於自身的執念,尤其是在受到姚廣孝多年的熏陶下,突然把皇帝位這麽推給別人。

心裏頭怎麽可能是個滋味。

最初和朱英的相識,就是因為群英商會,現在朱棣自然不敢把氣往朱英身上撒。

但對於群英商會,可就沒那麽多顧忌了。

不至於說鬧得很僵,要是說要配合群英商會在海上貿易的行動,甚至是給予關照,那指定就是多想了,門都沒有的事情。

這也就導致目前群英商會在東南沿海,尤其是朱棣負責的區域,目前的利潤和規模,並沒有很大的擴張。

比起朱棡那邊的情況,真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朱英很早就受到了這個消息,但面對朱棣這樣的做法,朱英實際上也不好說什麽。

總不能說給朱棣傳給令旨過去,讓其全力配合群英商會吧。

也不是不能傳,但即使是真的傳過去了,朱棣還是以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說法,或者是陰奉陽違。

這一次,朱棣回了京師,而且沿海那邊的戰事,由於受到姚廣孝在高麗的動作影響,基本上非常平穩。

既然有這個機會,朱英哪裏會放過,自然就是要先把朱棣困在京師。

而在那邊,沒有朱棣坐鎮,群英商會的行動,自然是要順利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