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大哥不好,小姨被人劫走了!(第2/3頁)

朱英點點頭。

這個名字很陌生,朱英的記憶力還算不錯,既然這個名字陌生,就說明李衛良這個人,在大明的歷史中,沒有留下絲毫的蛛絲馬跡。

“本王身邊少了個伴讀,你若是願意,便就在本王身邊伴讀如何。”

朱英問道。

他對於李衛良很欣賞。

最大的原因,就是這人敢說。

皇家威嚴下,一般人只會挑好聽的說,就比如剛才的白臉學士。

但李衛良不同,他不僅敢說,而且心裏面是裝著百姓的。

心裏裝著百姓的官員,品行是不會差的。

“臣,謝過殿下。”

李衛良聞言,語氣帶著激動,直接跪在地上,磕首道。

來之前,兩人只是通過郭忠知曉,面前的是長孫殿下。

但是來到坤寧宮後,他們就明白長孫殿下的概念有多重了。

坤寧宮的事情,在宮裏可不是什麽秘密。

雖然對於長孫殿下的出現有些疑惑,但他們可沒有多問的資格。

長孫殿下伴讀,這對於翰林學士來說,就是一步登天了。

便如黃子澄一般。

“你先退下吧。”

朱英對另一名白臉學士吩咐道。

等白臉學士離開後,朱英對李衛良問道;“對於現在的大明,尤其是在制度方面,你有什麽建議沒。”

李衛良聞言,嘴唇動了動沒有開口,目光轉向郭忠。

“行,你也下去吧,本王跟李翰林好好聊聊。”

李衛良似乎對於郭忠比較忌憚,或許曾經在宦官身上吃過虧。

待郭忠離開後,才有諫言的想法。

朱英看人很準,畢竟現在大明的人,遠不如後世那麽狡猾,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看得透徹一點。

尤其是老實人。

很顯然,李衛良就是個老實人,還是個直性子。

隨後就說道:“回稟殿下,在臣看來,現在的大明在各方面都是遠超前宋,只是在商業這塊,和宋朝相比差距極大。”

“個中的主要原因,在臣看來,便就是前宋對於商人,並沒有很強的抑制,甚至是鼓勵發展。”

“反觀大明如今,海禁阻斷了海上貿易,民間禁止走動,商人受到限制,雖然商稅低,但整體的繁榮並不能和前宋相提並論。”

朱英聽到這話,內心可謂是極為吃驚。

這樣的人,能幹到翰林學士這個職位上來,真的很離譜。

這些話,要是傳到老爺子的耳朵裏。

基本上李衛良是不可能見到第二天的太陽。

難怪剛才要讓郭忠離開,感情是真敢說呀。

“你可是知道,你剛才說的那些話,足以讓你性命不保。”朱英沉聲問道。

李衛良低頭道:“臣明白,但事實就是如此,這些都是臣內心所想,也是現如今最為真實的情況。”

朱英沒有追問,轉而問道:“想來也是個聰明人,為何敢在本王面前說這些。”

李衛良沒有遲疑,坦然解釋道:“殿下查看前宋典籍,臣心中就有些許猜測了。”

“在臣說完前宋百姓的遭遇後,殿下的反應告訴臣,殿下的心中是真正裝著百姓,裝著大明的。”

“所以臣敢說,也能說。”

朱英笑道:“好一個敢說也能說,本王沒有想到,在翰林院裏,文人之中,還有像李翰林這般的人物。”

“你說的這些,也是本王現在正在思索的問題。”

“前宋的戶部歲入,遠超我大明。本王也在想著,如何把大明的歲入給提升起來。”

“如今看來,你便是這方面的行家呀。”

聽到朱英的稱贊,李衛良連忙躬身作揖道:“臣只有些許想法,當不得殿下如此誇贊。”

朱英道:“本王也不瞞著你,海禁的事情,主要的根源就是在倭寇上面,現在我大明已經由燕王和晉王各率兩路大軍。”

“前往被倭寇肆虐的沿海,解決倭寇隱患。”

“不僅僅是如此,於明年開春後,更是會直接出征倭國。”

“在高麗那邊,也已經有十五萬大軍,於兩月後,進發對馬島,直逼國倭國。”

“往後海禁,當會解開,重開海上絲綢之路。”

李衛良聞言,道:“臣不懂軍事,不敢妄議。不過若是海禁打開,我大明戶部歲入,當會有顯著提升。”

若是別人這麽說,大概率是不想回答,但李衛良這麽說,朱英知道他是真的不懂。

“那麽在你看來,是否應該現在就要解開對於百姓的束縛?”

朱英問道。

李衛良卻是搖頭道:“萬不可如此,現如今大明的重點,還是在於吃食問題,陛下對於這點,也是看得透徹,才會限制百姓流動。”

“唯有大力恢復耕種,初步能夠讓百姓吃飽,才能是解開束縛,開放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