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憤怒的朱英(第2/3頁)

雖然那裏是西域,但是想要去西域,那麽幾個邊疆的城市總是繞不開的。

行商這年頭,不管去哪裏,都需要開具路引,這些在城池裏都是有備案。

李行的戶籍,很快就被宋忠找了出來。

“李先生現如今人在何處。”朱英直接開口詢問道。

如果說養父是朱英在來到大明的第一個貴人,那麽李行就是朱英的第二個貴人。

和野狗爭食的朱英,若是沒有李行的幫助,是真的沒有任何辦法可以活下去的。

這可是活命的恩情。

且那個時候,李行其實也是泥菩薩過江。

最後朱英無奈和李行分開,但朱英心底裏從來沒有責怪李先生的想法,能夠讓他修養一段時間,把身上的傷養好。

已經是莫大的恩情了,那個時候的李行,本身自己都吃不上幾口飽飯。

只是朱英在詢問李先生往後聯系方式的時候,李行卻是搖搖頭,將懷中僅剩的幹糧分給朱英一半,然後離開。

那一幕,朱英從不敢忘。

“殿下,李先生那裏,或是……”宋忠聞言,卻是顯得有些遲疑了。

“說!”朱英皺眉喝道。

宋忠如此表現,讓朱英的心中頓時升起一股不妙的感覺。

宋忠也不敢過多猶豫,連忙將查到的信息,詳細的說了出來。

原來李行是西北地區,某個小村子裏的人,因饑荒流浪,只能算是半路的行商,本身還讀過兩年私塾。

朱英聽到這裏點點頭,知道宋忠沒查錯。

李先生能夠被稱呼為先生二字,確實是認識不少字。

不過接下來的消息,就讓朱英眉頭大皺。

李先生所在的村莊,在李先生回去的第二年就遭了匪患,整個村子沒能留下幾個活口,基本上死光了。

而從這個時候開始,再也沒有了李行的消息,最近的縣城,也沒了李行路引的辦理。

很顯然,這意味著李行難免已經因此去世。

“是哪裏的匪患,可有查明。”朱英牙齒咬得嘣嘣作響,沉聲問道。

“回稟殿下,經過臣的查探,在李先生周圍百裏地界內,基本上沒有流匪聚集,而像這種屠村的事情,極有可能並非是流匪所誰,而是兵匪。”

宋忠回道,也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這年頭,會幹屠村這種事情的,要麽是強匪,要麽是兵匪,只有這兩種人最有可能。

一般的流匪除了搶一些糧食,可不會幹這般喪盡天良的事情。

而你宋忠之所以直接說是兵匪,排除強匪的可能,則是因為強匪一般極為出名。

有名的強匪路過的地區,一般都有記載可以查詢,甚至犯下的一些罪行,都會立即被稟告上去。

但在李行所在的村子附近,宋忠並沒有查到有關的情況。

則最有可能的,便就是兵匪了。

兵匪,並不是指真正意義上的匪寇,而是正兒八經的大明兵卒。

古代軍隊行軍,可不是像後世那般有著嚴格的紀律,兵過如梳,匪過如篦,向強盜一樣的搶奪,是絕大多數軍隊正常的行徑。

官兵對百姓造成的危害,實際上比盜匪還要來得更加嚴重一些。

這也是為什麽被稱呼為兵匪。

且官兵戰鬥力強,直接索取極為正常,有時候發生矛盾爭執,直接屠村也是屢見不鮮。

普通村民,哪裏有和官兵對戰的能力。

“既然能確定是兵匪,你可是查到了相關消息,具體是哪一支軍隊所為,莫要告訴我,你查到這裏,就直接回來了。”

朱英直接開口詢問道,要是宋忠調查到這裏就退縮了,那就讓他太失望了。

宋忠立即回道:“臣自然知道此事的重要,察覺到可能是兵匪後,立即像附近城池調查當年軍隊經過的記載。”

“經過詳細的調查之後,臣確實查到了經過的部隊,甚至是將領,只是這事……”

在最後,宋忠的語氣有些猶豫。

“只是什麽。”朱英直接追問道。

宋忠輕輕咬牙,道:“只是此名將領,和涼國公關系匪淺。”

朱英問道;“莫不是涼國公的義子?”

宋忠輕輕搖頭,從中掏出一本小冊子,恭敬的遞過來,說道:“殿下請看。”

朱英見過,仔細閱讀冊子上的內容。

這冊子上,正是那名將領的生平。

官職倒是不大,不過一名千戶,只是這千戶和藍玉之間的關系,確實是非同一般。

藍玉有牧、孔、胡三位夫人,初開長子藍鬧兒,次子藍太平外,還有兩名幼子,牧夫人生一子藍春,孔夫人生一子藍斌。

而這位千戶,便就是孔夫人的弟弟。

孔氏的來頭,也算是不小。其姓氏,便就是來自源遠流長的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