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大明農業的未來(第3/3頁)

大堂內,馮勝看著自己這個女婿,頗有些唏噓。

馮勝就兩個女兒,一個是嫁給了開平忠武王常遇春長子,現在的鄭國公常茂。

不過他和大女婿的關系,不是很好,之前還鬧過矛盾,都鬧到陛下那裏去了。

這個二女婿朱橚,在馮勝看來卻是極好的。

孝順不說,也沒其他的心思,只是有些不務正業,作為藩王不管政務,一心撲在醫學上面。

“小婿見過嶽丈大人。”朱橚拱手作揖道。

朱橚和馮勝的關系還是很好的,哪怕馮勝受到朱元璋的猜忌,導致兩三年沒見過了。

“橚兒無須多禮。”馮勝擡著朱橚作揖的雙手,笑著說道。

兩人一番客氣後,朱橚屏退左右,開始和馮勝聊了起來。

“嶽丈大人,不知這次過來,可是有什麽事情。”

由不得朱橚直接,對於父皇,朱橚從小就害怕,之前還出了那麽一档子事。

馮勝笑道:“橚兒不必擔心,為父這次過來,是受到了陛下的諭旨。”

朱橚聽聞有些疑惑,問道:“父皇可是有什麽旨意?”

馮勝有些無奈,知道這女婿完全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估摸著對於京師現如今的情況,完全不了解。

只能說道:“關於最近的孝陵傳言,橚兒可有耳聞。”

朱橚愣了一下,回憶片刻才說道:“好像是有這麽一档子事。”

他記得,宮裏曾經有太監,給他送來了孝陵虞王陵墓的一些情況。

不過他當時匆匆的看上一眼,發現跟自己關系不大,就直接忽視過去了。

馮勝沒得辦法,只好將孝陵陵墓的事情,詳細的述說了一遍。

朱橚聽完後,還是有些疑惑:“這跟嶽丈大人過來見小婿有什麽關系。”

馮勝只好繼續講述,關於朱英此人。

朱橚聽完,這才明白,然而說出的話,卻是讓馮勝哭笑不得。

“原來那美味的早點,竟是我大侄子開到茶樓嘛,不錯,看來日後這早點的事不用擔心了。”

“嶽丈回京得晚,那秦淮河畔平安茶樓的早點,可是極為出名,那一口下去,真就是人間美味。”

“可惜就是太少,夜半十分腹中饑餓的時候,更加懷念。”

朱橚聽完後,頓時就回憶起了早點的美味。

這也算是他從藩地開封到京師之後,印象最為深刻的地方了。

聽到女婿的話語,完全不在關鍵點上,馮勝也只好說道:“這次陛下召為父回京,便是去輔導長孫殿下。”

“想來長孫殿下的身份,經過孝陵之事,已然被陛下證實。”

“陛下讓為父過來尋你,應當也是希望橚兒能夠支持長孫殿下。畢竟死而復生這樣的事情,怕是很多人難以接受。”

馮勝緩緩的解釋道。

朱橚卻道:“既然父皇都已經確認了,那怎麽可能還有假。孝陵那等地方,還能有人作妖不成,想來便是我那大侄子福大命大,逃過一劫。”

在朱橚的心裏,自己的父皇朱元璋無所不通,有著很是強烈的個人崇拜。

這種個人崇拜,不僅僅是朱橚,在所有的皇子皇女心裏,都是差不多的。

朱橚雖然喜愛讀書,但因為長年累月的研究醫學,所以心思單純。

這跟後世的一些研究人員的性格很相似。

馮勝點點頭,不管心中如何去想,還是要跟長孫殿下先見上一面再說。

於是說道:“橚兒要是沒什麽事情,哪怕跟為父一共到長孫殿下那裏一趟。”

朱橚點點頭,輕重緩急他還是清楚的。

“嶽丈稍等小婿一會。”

朱橚說完,便回到書房,把之前的記錄稍作整理,同時也囑咐老管家,一定要將院子裏的珍貴花草照顧好。

這些花草,都是他從開封帶過來,這是因為朱橚知道吊唁的時間不會短暫,不放心留在藩地,就全部帶了過來。

照顧的同時,也方便研究記錄。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朱橚並不完全是一個大夫,更像是個植物學家。

而這其中,水稻也是植物的一種,同樣在朱橚的研究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