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秦王投誠(第2/3頁)

這下子,馮勝就知道自己可能要完。

朱元璋很快就得到了這個消息。

好家夥,終於抓到你個老小子的把柄了,那還說啥?

直接將馮勝的兵權給卸了,以涉嫌謀反的名義。

只是朱元璋心中也知道,朱橚這小子沒有謀反的可能,考慮到兒子的名分,將馮勝收了兵權,訓斥一番,也就作罷。

就這事,馮勝欲哭無淚,真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馮勝是武將,更是一個讀書人,所以很早就猜到了朱元璋的心思,和淮西同鄉藍玉等人,保持著距離。

這也是在藍玉案發生的時候,死了那麽多淮西勛貴武將,卻沒有連累到馮勝身上的原因。

朱元璋也沒辦法,畢竟馮勝太過於幹凈了,錦衣衛都搜查不到任何的證據,可以證明馮勝和藍玉等人有任何的勾結。

不過後來的馮勝,還是被朱元璋賜死了。

藍玉案爆發後,馮勝更加謹慎了。

藍玉案爆發次年,朱元璋就將馮勝召到京師來,好方便就近監視。

馮勝整日閉門讀書,也不參與任何事情。

足足過了兩年,錦衣衛都沒有任何證據。

錦衣衛也很無奈,敵人太狡猾,我等也沒辦法啊。

終於,因為太過於無聊,或許是靜極思動,馮勝就在自家們前修了個稻場,然後下面埋上一些瓶瓶罐罐,上面鋪上木板做成走廊。

自己就騎馬在上面踩踏,發出轟隆隆的響聲,就好像曾經在馳聘沙場一般。

這也是馮勝對於曾經往事的回憶。

錦衣衛眼淚都出來了,守了這麽久,終於能有點東西稟告上去了。

於是就上奏,說是馮勝造的稻場下,可能藏匿有大量武器,更有戰馬奔騰聲,可能是在訓練兵士。

朱元璋一聽,大喜。

好家夥,終於讓咱找到機會了。

於是直接將馮勝給召到宮裏,讓他一起吃了飯,喝了酒,算是告別。

然後賜死了事。

馮勝也沒想到,自己逃過了藍玉案,最後就這般沒了。

這跟後世因左腳先邁入公司而被開除,有什麽區別。

其實馮勝不知道,他最後被賜死的最大原因,還是因為他是讀書人。

那個時候,朱元璋在和朱允炆聊起馮勝的時候,朱允炆對其很是推崇。

畢竟馮勝讀書人的氣質對朱允炆來說是個很大的加分項。

也就是這樣,才讓朱元璋下了決心。

因為他認為在自己駕崩後,朱允炆很有可能會重用馮勝。

不過就目前而言,朱元璋的心思已經發生了改變。

藍玉這等人現在都有了生機,馮勝自然再一次得到了朱元璋的看重。

“平身吧。”

“謝陛下。”

看著馮勝,朱元璋問道:“宋國公昨夜回京,不知可曾去看望橚兒沒。”

馮勝聞言,心跳都停了半拍,忙道:“臣自昨夜回京,一直在府中讀書,未曾出門。”

自從上次出了那事後,馮勝幾乎算是和女兒都斷絕往來了,便是逢年過年都不聯系。

朱元璋聞言點點頭,這算是他對馮勝的一番敲打,要是真去見了朱橚,那可就沒這麽好說話了。

“最近京師關於孝陵的流言傳得很廣,宋國公應當是知道的吧。”朱元璋問道。

馮勝回道:“皇陵之事,臣有聽聞,不敢妄議。”

馮勝的回答算是滴水不漏了,要是說這事沒聽過,那肯定就是欺君。

所以馮勝的意思,就是這事我聽到了,但這涉及皇家陵墓,我不參與。

朱元璋點點頭,對於馮勝現在這樣的狀態很是滿意。

而後直接說道:“孝陵的事,是真的,也是咱讓開傳開的。”

“咱的大孫朱雄英,馮勝你也是見過的,十年前薨逝的時候,咱還以為再也見不到大孫了。”

“卻是沒曾想到,大孫在十年前,僥幸活了下來,如今正在京師。”

“咱這次召你回來呀,就是想讓你好好輔導咱大孫,你的學問咱是知道的,有你輔導咱大孫,咱心裏也放心。”

馮勝聽到這話,心裏先是一震,然後就放下心了。

陛下直接叫自己的名字,而不是稱呼宋國公,已然是表達了親近的意思。

至於孝陵的事情,雖說很是離奇,但陛下都這般說了,在馮勝看來,肯定也是做了很多的調查。

以馮勝對於陛下的了解,這種一看就覺得有問題的事情,還能被證實。

說明陛下肯定是有絕對的把握。

馮勝也不多想,也不多問,直接拱手作揖道:“臣必竭盡全力,輔導長孫殿下。”

這個事情,朱元璋突然覺得看馮勝有些順眼起來。

其他的大臣聽到這樣的事情,必然是極力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