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我大哥怎麽可能還活著(第2/3頁)

進過錦衣衛的事件後,黃子澄可謂是完全的死心塌地了。

便是讓他為朱允炆去死,他都心甘情願。

這時,一個小太監,悄悄的溜了進來,然後附耳在朱允炆說了些什麽。

說完後躬身作揖,迅速離開。

待小太監離開後,朱允炆氣得直接把手裏的書都摔在了地上。

“殿下,可是發生了什麽事情。”黃子澄見此,不由有些急切的問道。

“皇爺爺帶著允熥,明月,下午出宮,此時才回。”朱允炆面色陰沉的說道。

黃子澄聞言,眉頭緊鎖。

這樣的情況,非常的不正常。

倒不是覺得嫡次子朱允熥對太孫殿下有所威脅,而是這種舉動,沒有帶太孫殿下,其中的意義太過於深遠。

“黃先生,你說皇爺爺到底是找誰去了,為什麽連他們都帶上,卻不帶我,難不成還有什麽人,是我不能見的嗎。”

朱允炆咬牙,語氣之中充滿著委屈,他突然感覺到皇爺爺似乎離他越來越遠。

之前他還一直自我安慰,肯定是皇爺爺政務太忙,來不僅照看自己。

但是現在這種自我安慰,完全被打破了。

朱允熥,朱明月,這兩人是曾經的嫡子嫡女,連他們都帶上去了,卻連自己這個太孫不帶。

這說明自己已經在皇爺爺的心裏,沒有太多的位置可言。

皇爺爺怎麽會把我忘了呢,怎麽能把我忘了呢。

儒家的禮儀限制著他,不然現在的朱允炆,就想放肆咆哮怒吼呢。

黃子澄聞言後,沒有第一時間回話,而是開始沉思起來。

他總感覺,好像有什麽了不得的事情發生。

仔細思索,最近京師裏,也沒什麽大的事情。

不對,孝陵。

孝陵這個名字,突然就出現在了黃子澄的腦海裏。

尤其是這幾天,孝陵的傳言越發瘋狂,當時黃子澄初次聽到的時候,還囑咐下人莫要多嘴,亂嚼舌根。

可是沒過兩天,整個京師都開始傳遍了,似乎連很多大臣都在聊。

涉及到皇家孝陵這等事情,陛下竟是反常的沒有禁止言論。

甚至於黃子澄聽說,就連陛下的貼身太監,司禮監掌印劉和,都在說這個事情。

當時黃子澄就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想到這裏,黃子澄便向朱允炆問道:“殿下,關於最近孝陵的事情,殿下可有聽說。”

一肚子委屈沒地方發泄的朱允炆,聞言沒好氣的說道:“自然是聽到了,最近整個皇宮裏都在傳。”

“真不知道這些太監宮女們,吃了什麽東西,膽子這般大,連孝陵的事情,都敢亂傳。”

說完後,朱允炆冷冷一笑,又道:“看吧,此事早晚要傳入皇爺爺耳中,到時候我估計整個皇宮又得死上不少人。”

聽到這話,黃子澄有些遲疑的說道:“或許,這件事本來就是陛下暗中任由傳播的呢。”

“不可能,這可是孝陵,祖陵所在,皇爺爺怎麽可能任由傳播,這又有什麽意義。”朱允炆搖頭,不相信的說道。

“可是臣聽聞,就連陛下身邊的劉和,也在述說此事。”黃子澄說道。

聽到這話,朱允炆頓時一震,喝道:“什麽,劉和安敢如此,他可是皇爺爺的貼身太監,誰給他的膽子,敢這麽做。”

話剛落下,朱允炆的眼中閃過一絲驚駭。

劉和的膽子,除了皇爺爺,還能有誰給。

“這麽說,此事還真是皇爺爺暗中安排的嗎。傳言如此廣泛,宮中都這樣了,想必整個京師都傳開了吧。”朱允炆的語氣中,依然還帶著有些不相信的意味。

但是就目前的情況看來,這事還真就是皇爺爺的可能最大。

黃子澄點點頭,說道:“沒錯,孝陵的事在整個京師所有的茶樓酒館,都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並且根本無人制止,似乎就連軍中都在傳。”

朱允炆有些疑惑的說道:“孝陵的事情我知道,是我大哥虞王陵墓的事情。據說十年前大哥的下葬的時候,發生了地龍翻滾,導致陵墓坍塌。”

“十年前挖了一次沒挖到,這次又挖了一次。好像還是沒找到棺槨。”

拋開那些神神叨叨的事情不談,生活在皇宮裏的朱允炆,顯然對這等事情還是了解得比較清楚。

只是當時他聽到孝陵傳聞的時候,並沒有過多的在意,畢竟他大哥早夭,都已經薨逝十年了,也沒太多好說的。

甚至於朱允炆並不是很想談及大哥朱雄英,下意識的對著大哥朱雄英有些回避。

小的時候,大哥留下的陰影,可是一直都存在於他的心底。

大哥朱雄英薨逝的時候,他已經六歲了,對於很多事情,還是有著印象。

也不是說被大哥欺負,只是當時的大哥,那就是整個大明皇宮的寵兒,哪怕是父王,皇爺爺,皇奶奶,都得依著大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