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這特麽什麽玩意(第2/3頁)

“你掐一下我,我聽宮裏的太監說,要是夢裏,是感覺不到疼痛的。”

朱允熥遲疑的對著朱明月說道。

下一刻,朱允熥差點叫了起來:“好疼!”

“要你瞎想。”朱明月本來心裏就有些擔憂自己以後,聽到弟弟這般要求,直接就是用力的掐了一下。

“有大哥在,以後宮裏就沒人敢欺負我們了,就是不知道皇爺爺什麽時候能讓大哥入宮。”

朱明月有些惆悵的說道。

“姐,為什麽皇爺爺不讓大哥入宮呢。”朱允熥問道。

朱明月看了眼弟弟,解釋道:“因為會有很多人不會相信,他是真的大哥,朝中的群臣會反對,天下的武將會反對。”

“可是,可是他明明就是大哥啊,大哥跟父王長得這般相像,除了大哥還能是誰。”朱允熥辯解道。

“不是所有人都見過父王的,你還小,不知道謠言的可怕。不用多想,這些事情皇爺爺會安排的。”朱明月說道。

“好吧。”朱允熥點點頭,隨即也不再多說。

沒過多久,朱元璋帶著朱允熥和朱明月,就離開了。

走的時候,朱元璋跟想跟大孫說:“跟咱回宮睡去吧。”

話到了嘴邊,卻還是沒有說出來。

現在還不是暴露大孫身份的最好時機,孝陵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時間發酵。

武將的安排,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藍玉所在的建昌,屬於四川,從四川到南京,三千多裏地,最快也得月余的時間才能抵達。

驛站之所以能在七天的時間,就將朱元璋的諭旨送達,是驛卒的輪流接力,晝夜不停。

從大門送走了老爺子後,朱英就朝著書房裏走去。

而張伯有些激動驚喜跟隨在朱英的旁邊問道:“東家,老爺子他,他,他……”

說了半天,張伯最後的那句話還是沒敢說出來。

“有些事情,知道就可以了。”朱英隨口吩咐道。

“是,東家。”

張伯身子都有些顫抖,看向朱英的眼中,已經開始有些變化。

目送東家進入書房之後。

這才有些喃喃的說道:“從前我就猜測,東家的來歷絕不會簡單。果然,我果然沒有猜錯。”

剛剛說完,張伯馬上捂住自己的嘴巴,下意識的左右瞧了瞧。

回到房間裏的朱英,微微思索一會,準備文房四寶,在書案上鋪開一張白紙,研磨後,就開始作畫起來。

他要憑借前世模糊的記憶,描繪出火繩槍的大概。

現在的火器雖然算得上大規模的普及,但在實際上的傷害上,並沒有徹底的改變戰爭的模式。

其中火統的使用,首先是火藥粉末化還有提純上,導致傷害是有限的。

然後就是瞄準的問題。

火統如果是單人的話,需要一手持火統,一手持香去點燃,或者用個架子之類的進行固定,這樣的瞄準可想而知。

但是火繩槍加火藥顆粒化,那概念就完全不一樣了。

嚴格來說,正是因為火繩槍的出現,才改變了從古至今的戰爭模式。

顆粒化火藥,取消了粉末火藥上,運輸不便,燃速不均勻、容易受潮等影響。

顆粒化的火藥在經過顛簸的運輸後,雖然也會分層,最大的顆粒會跑到火藥桶底層,最小的顆粒則跑到火藥桶表層,但這不會影響火藥的質量和使用。

其次,顆粒化火藥的吸潮性也遠小於粉末狀火藥,因為顆粒火藥的表面積與體積之比更小,從空氣中吸取的潮氣也就更少。

因為顆粒火藥都呈顆粒狀,所以即使是受到壓迫時,它們之間貼合的也並不緊密,不會像粉末狀黑火藥那樣形成一個整體。

顆粒火藥之間留下的空隙,便於氧氣為火藥的燃燒起到助燃作用,讓燃速更均勻,提高火藥燃燒的效率。

不像粉末火藥在射擊時那樣將相當一部分還未被點燃的火藥被噴出槍管,因此其威力得到極大增加。

顆粒火藥威力的增加,意味著同等威力下,火藥消耗量的減少,這進一步降低了火器的使用成本和方式。

可以更加大規模的裝備在軍隊上面。

朱英之所以自信,可以征伐大明周邊,其中自信的來源,就是在於火繩槍。

火繩槍的制造最大的問題就是火藥顆粒化。

最初的火繩槍,是在十五世紀初,才開始逐漸的普及開來,後世的西班牙,葡萄牙這些大航海殖民。

之所以如此強勢,火槍的出現才是關鍵。

不然就那點微末的人口,怎麽可能殖民如此多的區域。

幾百人的小隊,就可以吊著數千大軍打。

如果能夠占據一個比較好的位置,在彈藥充足的情況下,哪怕是上萬大軍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