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教育問題

凱瑟琳小時候生活在一個富足的家庭,父母是擁有一個大型葡萄酒莊園的農場主,夫妻感情和睦,雖然偶爾也吵架,但都是一些因為日常瑣事的小吵小鬧,從來沒有因為原則性的問題吵過架。

他們是移民智利的法國人,幾乎算是白手起家,靠勤勞和精打細算過上了美好的生活。

凱瑟琳是他們的第一個孩子,他們很喜歡她,從小提供給她優渥的生活,讓她可以無憂無慮地快樂成長。

她天性活潑好動,一天到晚在成排的葡萄架間瘋跑,每每弄個灰頭土臉回來,總是令母親哀嘆自己生了個假小子似的女兒。

智利是一個從北到南延伸的狹長國度,他們的葡萄酒莊園也是如此,從北到南跨越四百公裏,占地將近六千畝——聽上去似乎大得嚇人,但實際上當地的大農場基本都是這個規模。他們家的農場一開始也沒這麽大,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兼並附近經營不善的小農場,最終達到了這個規模。

小小的凱瑟琳為什麽每天都在農場裏瘋玩卻不覺得膩?因為當時的她對南北跨越四百公裏這個數字沒有概念,總想跑到農場的最北邊或者最南邊看一看,在她的想象裏,農場的北邊和南邊應該就是北極和南極了……她每天都跑得比前一天更遠一些,但無論再怎麽跑,始終都是在他們家農場的地界裏。

父母擔心女兒孤單寂寞,商量之後,決定給凱瑟琳生個弟弟或者妹妹,讓凱瑟琳有個玩伴。父親希望生個兒子,母親希望生個女兒,因為母親覺得凱瑟琳基本上已經算是個兒子了……她想生一個溫柔賢淑的小棉襖,並每天為此向聖母瑪利亞祈禱。

果然,他們的第二胎是個女兒,這本應是一件值得慶祝的大喜事,但二女兒一出生,醫生就發現了問題——這個女嬰的眼睛是灰白色的,對光線刺激沒有反應。

揪心的父母不惜花費重金,帶著二女兒去大城市或者國外,尋找名醫治療,但診療過的醫生無一不搖頭嘆息,說很難辦,這麽小的嬰兒很難手術介入,只能等她長大以後再說,說不定到時候醫學發展了,有新的手術治療方法。

父母無奈之下,只得暫時放棄治療返回智利,他們叮囑凱瑟琳,妹妹的眼睛看不見,要她好好照顧妹妹。

凱瑟琳第一次看到繈褓中的阿拉貝拉,就立刻喜歡上了這個妹妹,因為阿拉貝拉太乖太漂亮了,從來不像其他嬰兒一樣無故哭鬧,別的小孩嬰兒期往往都挺醜的,而阿拉貝拉在嬰兒期就顯露出美人胚子的潛質,粉嫩水彈的皮膚,笑起來像百花盛開。

凱瑟琳每天往外跑的時間減少了,總會花上一些時間陪妹妹玩,由於看不見,阿拉貝拉學說話較晚,而且學起來很費勁,不過在“爸爸”“媽媽”這兩個詞之後,她學會的第三個詞,同時也是第一個人名,就是“凱瑟琳”。

除了妹妹雙目失明這個遺憾之外,全家人一團和睦,父母也沒有因為阿拉貝拉的出生而疏於對凱瑟琳的關愛,而且由於凱瑟琳總往外面跑,其實照顧兩個女兒的時間並不沖突。

平淡而幸福的日子一天天過去,凱瑟琳和阿拉貝拉也漸漸成長。

正如母親向聖母瑪利亞祈禱的那樣,阿拉貝拉雖然跟姐姐感情很好,但並沒有沾染到姐姐身上那種過於活潑外向的性格,總是文靜得像個洋娃娃,深得母親的歡心。

日常生活中也潛伏著一些隱憂。

當地的治安不太好,雖然不至於像中美洲那麽糟糕,但遠遠達不到令人放心的程度,針對富商的綁架勒索案層出不窮,最惡劣的是,綁匪拿到贖金之後的撕票率還特別高,令多少個富豪家庭人財兩空。

隨著當地賴以為生的銅價的不斷下跌,政局動蕩,治安也就愈發混亂,城市裏打砸搶燒的事件屢屢發生。

凱瑟琳他們家住在這麽廣袤的農場裏,農場就意味著鄉下,鄉下就意味著治安比城市裏還糟糕,雖然不太會發生打砸搶燒的事件,綁匪卻更加猖獗。

他們家的隔壁鄰居,也是一位大農場主,在他們家的南邊,主要種植藍莓和車厘子,兩家交情不錯,基本上每月都會有個聚會——為什麽交情不錯的隔壁鄰居每月才聚會一次?因為兩家農場從北到南的總長度是八百公裏,兩家莊園的直線距離有三百多公裏,聚會時要開半天的車程。

鄰居家裏有個獨生子,比凱瑟琳大一兩歲,每次聚會時他們兩個都會玩得很快樂,性格與愛好都很契合,兩家大人都開玩笑說,他們兩個長大後說不定會結婚。

然而,在凱瑟琳六歲那年,鄰居家的獨生子在學校上學時被綁架了,勒索了一筆巨款,鄰居夫妻如數交納了贖金,並保證不報警,但最後只在一條小水溝裏找到男孩被水泡腫的屍體,罪犯也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