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親切

祝纓先不進城,而是打量起這座縣城。自打把項樂、祝青君派駐到這裏,她這還是頭回過來。

甘縣的縣城比祝纓那個“別業”還要小一點,規劃也很不規整。它半依矮山,在外面看過去,它的外面圍墻還算新,卻不是一個很標致的城墻模樣。

祝縣的縣城,修建的時候是祝纓打的底稿,參考的是朝廷營建城池的標準。甘縣的縣城底子是藝甘家的大寨,寨子就不標準。

祝青君道:“咱們來的時候就是這樣,也想修整來,只是一直不湊手,就怕中途被偷襲,工程也大,一時半會兒不能完工。”

祝纓道:“不必膠柱鼓瑟。”

祝青君道:“裏面也沒有咱們家那樣規整。底子是原本藝甘家的一個小寨子,藝甘家的老洞主搬過來之後又在外面護建了一些,也沒個規劃,想哪兒蓋哪兒。”

祝纓道:“原來的寨主呢?”

“藝甘洞主來了之後沒多久,他的寨子保不住,家裏人也死了,剩下的人跑到吉瑪家去了。”

藝甘洞主幾代人營建、居住的大寨還在祝纓那個山城的下面,後來藝甘洞主舍棄了那裏,那裏倒是地勢平坦、占地比這個要大。這次被迫搬遷,也可稱為藝甘家與祝纓的一大仇,弄得雙方很難和解,最終不得不兵戎相見。

藝甘洞主是這一片的頭兒,於是尋了一處還算大的寨子搬過去,不免也來了一個鳩占鵲巢。

祝纓耳朵裏聽著祝青君的解說,打馬進了縣城。裏面果如祝青君所言,道路也不很平直,依山借勢,顯得兩邊的房子也起伏不平。住在城裏的人倒還算安逸,小孩子也不避人,圍著馬前後地跳,樂呵呵地看熱鬧。

還有小孩子用花帕族的話沖祝青君喊:“回來了喲!”

祝青君對祝纓有點不好意思地笑笑,也對小孩子大大方方地說:“對啊,回來了!”

她的花帕話還帶點口音,小孩子們笑著學她的口音說“回來了”,祝纓聽了直樂。

也有小孩子問她:“這才是你的男人嗎?”

祝青君哭笑不得:“哪兒學來的屁話?”

小孩子對她扮了個鬼臉仍然拿眼晴瞟向祝纓,祝纓已經跳下了馬來,小孩子們往後退了兩步,好奇地打量著她。見她長得白白凈凈、臉上帶點笑,也不兇惡,小孩子們又往前進了兩步。祝青君等人也緊跟著下了馬。

祝纓從兜裏摸出點糖來,一面給他們分糖,一面笑著說:“不是的喲,為什麽這麽問她呀?又不是走在一起就要是一對的。”

聽她會說花帕族的話,小孩子們有點小驚訝,又有點理所當然,道:“有人給她唱歌了。”

一個小姑娘含著糖說:“那是個討厭鬼,耽誤我們收谷子。你不耽誤我們過活,我們就不討厭你。你也唱歌嗎?”

很快,有大人過來拉孩子回家。祝纓自到梧州之後更加不講究吃穿,祝大死了她要穿孝,新制的衣服就都是普通的細布,出門的時候張仙姑經她準備了不少換身的衣服,也都是從這些裏面拿。與在京城時的精細打扮不可同日而語。

可是,它是新的、還沒有補丁,式樣也與普通人的不一樣。

小孩子看不明白,只覺得好看,有生活經驗的成年人一看就知道她身份不一般。他們又怕小孩子沖撞了“貴人”惹禍,緊張兮兮地盯著孩子。其中忽然有人小聲嘀咕了一句什麽,附近的人又小聲詢問,他們開始沖著祝纓指指點點,隱隱地說道:“像是他。”

祝纓彎下腰,很認真地說:“不唱,我也不是她男人。”

“哦——”小孩子們發出一點失望的聲音。一個小瘦子把口中的糖噴了出來,把他自己給氣哭了。

祝纓又摸了一顆糖給他:“呐!這回拿好了,嘴裏有東西的時候別說話,吐出來還好,要是嗆著了,可要命。”

小瘦子認真地點了點頭,剝開糖紙,含到了嘴裏,把嘴巴抿得緊緊的。

祝青君見人越圍越多,對祝纓道:“咱們還是去衙內再說吧。您出來巡視,既不急著回去,以後有的時候時間體察民情。我和項二,絕不會像朝廷那些官兒一樣,安排好了父老、學生應付上官問話的。”

接著,又小聲添了一句:“安排了也瞞不住您,就不安排了。”

慣會“排好了父老、學生應付上官問話”的“朝廷那些官兒”之一的祝纓一點也不覺得尷尬,點頭道:“好。”

祝青君大聲對圍觀的人說:“這位就是我常說的刺史大人啦!給大夥兒分田地的大人!”

人群裏議論的聲音更大,一個人控制不住聲音地說:“我就說沒認錯,那一年他來……”

有人糾正:“不是說是女人嗎?”

祝青君的目光變得淩厲了起來,直直地看過去,祝纓在她肩上拍了拍,道:“放輕松些,別嚇著了人,慢慢說。我呀,曾經到過藝甘家的老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