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我去

京城中的年輕官員,尤其是三十歲以下的,不少是因父祖之蔭入仕。官職來得容易,有人較真非得證明自己值得、自己是真有本事,有人就恰恰相反,認為人生過於容易可以隨意揮霍。

玩世不恭的人多了,挨的罵也就多,京城紈絝早被罵習慣了。

每逢出了大一些的事故,即使在京城最混亂的時候也是有不少人在罵的。不少人自己兒子不爭氣,他把整個京城的紈絝一塊兒罵,也請旨要求給這群小東西一個教訓。有的時候上頭管一管,有的時候罵一罵鬧事者的父兄,讓他們各自領回家去打。

類似事情隔一陣就會發生,李澤這一本奏上的時候並沒有引起太大的議論。有兩個人出於慣性還跟著吆喝了兩聲,然後也沒了下文。

這一本恰在年末,大家都忙著過年了。風俗裏也不興大過年的打孩子,此事就暫且擱置了,大家也以為這不過又是一出尋常戲碼。該怎麽過年還怎麽過年去了。

祝纓這是第二個在自己宅子裏過的新年,今年比去年又富裕不少,田也多了幾十畝,她的田產破百了。除了仆人還是只有兩個,一切都似模似樣,是一個正在發家的青年官員的家庭了。

她把今年除夕值夜安排給了蘇匡,沒忘給蘇匡訂了年夜宴,並且告訴他:“長夜漫漫,大家都是不能陪家人的,你邀他們一道,也好熟識熟識。”

蘇匡沒想到她會說這個,意外地看著她,然後很快反應過來。繼而道謝,最後說:“鄭大人高升,如今這大理寺裏……是裴大人的天下啦。咱們……”

祝纓道:“咱們把該幹的幹好才能再說其他,不是麽?於你,先將這除夕過完。還要一道往裴大人家拜年呢。”

“是啊……”蘇匡心裏還是有點亂,徹底投向裴清,他有點含糊。謀去跟隨鄭熹,似乎又有很大的難度。

祝纓拍拍他的肩膀,慢慢地踱出了大理寺。

今年比往年不同,裴清、冷雲兩處都要拜,年禮還不能分出厚薄,但是裴清又是暫代的大理寺,又要顯出一點不同來。還有鄭熹,還得編一個“歡送”的名目,才能用大理寺的公費再給他送一次豐富的年禮。

祝纓心裏算著賬,如果鄭熹不能短期內將她調走,下回過節就沒理由用公費給鄭熹送厚禮了。

出了皇城,整個京城過年的氛圍已經很濃了,祝纓上了馬,對曹昌說:“你不回家過年呢?”

曹昌搖搖頭:“去年已經回家了,還是金大哥派人給咱們家投的拜年帖,今年可不能再叫家裏這麽寒磣了,我得去投帖子。”

“瞎說,你出來做工不就是為了家裏能過得好些麽?年都不能回去陪著過,還算好?”

曹昌道:“我跟表哥商議了,今年把爹娘也接到城裏來過年,就住在姨父家。”

祝纓想了一下,道:“也行。”回家讓花姐又翻出一份年貨,給曹昌帶去給他父母。

祝纓一個年過得挺不錯的,裴清暫代大理寺,一時也找不著一個合適的人取代祝纓。鄭熹臨走前跟他交過底,還是希望大理寺能夠在他手上的,大理寺後來補的那些空額大部分都是裴清的意思。從祝纓進大理寺開始,裴清就很認可祝纓的能力,人雖然是鄭熹弄來的,但是一入大理寺,自己也是祝纓的上司,大家都有香火情。

新的頂頭上司不為難她,老上司又有許諾,祝纓兩處拜年,也算如魚得水。

哪知新年假期一過,王雲鶴就上了一本,表示李澤說得很對。朝廷不能不考慮青年官員的培養,京城的青年官員應該歷練一番日後才能為國所用。

陳巒竟然也附和,認為王雲鶴說得有道理。連一向不大願意有大改變的施鯤也“附議”。

裴清等人散了朝回來,祝纓向裴、冷二人匯報工作兼作請示。裴清因是暫代,每逢此時必要冷雲一同聽匯報。大理寺沒有什麽意外,冷雲捱到祝纓請示完畢,裴清問他還有什麽補充的沒有,冷雲說:“沒有沒有,太平無事。”

裴清將祝纓留下,問道:“七郎有提到過什麽嗎?”

祝纓道:“不知大人說的是什麽事?”

裴清將朝上的事說了,祝纓也覺得有點問題:“單是李大人那一本還只是尋常,政事堂重提此事,似乎別有文章。不像只是為了幾個紈絝。”

裴清點點頭:“我亦如是想。”他把祝纓上下打量,道:“應該不會有你吧……”

祝纓心中一跳,她倒情願裏面有她!王雲鶴跟她說過好幾次了,認為她應該真正的做一做親民官。有些事卻是不能說出來的,她說:“無論有誰,政事堂既然動了心思,派多少人出去?怎麽個派法?到什麽地方、幹什麽,歷練到什麽程度、怎麽回來,都應該會有個下文的,不至於倉促之間就通通趕了出去。這兩天應該會有點風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