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吃相

當朝丞相親至,王雲鶴也須得出迎。金良站起來理衣領,金大娘子拿手指攏頭發,摸摸腰間掛的錦袋,摸出個小鏡子照著儀態。

祝大和張仙姑更是慌張,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要怎麽辦才好。丞相,天下最大的官兒,要怎麽見呢?

王雲鶴瞥見祝纓一派沉著,暗中點頭,再看了一眼陳萌,只見他面色陰沉,不由搖搖頭。率先走下堂去,降階相迎。

陳丞相到得很快,祝纓站在金良和陳萌的後面,從他倆相鄰的縫隙裏看過去,只見差役躬身在前面引路,後面一個十分出色的男子緩步走來。

陳丞相看起來四十來歲,按照陳萌的年齡推算,他今年應該五十多、快六十歲了,外表看起來可不太像。

祝纓以前見過的多半是鄉下農夫、城中小販之類,無論人品好壞,都是飽經風霜,城裏人、富貴人總比鄉下人顯得更年輕,如果按照祝纓看鄉下人的習慣再給他的相貌加上個一、二十歲,那就對了。

真正吸引祝纓注意的,是陳丞相身後的一幹仆從。陳丞相的隨從略有點多,他足帶了七、八個人,其中一個人被捆著,身後有兩個人押著。祝纓看著那個被捆著的人,目光從上到下掃過,最後定在了他的腳上。

此人走路微跛,左腳像是受了傷而不是殘疾了很長時間,才受傷的是不習慣自己身體的改變的,走路必然不像長期殘疾那樣可以熟練地掌握自己的身體。重點是,祝纓認為此人的步幅、用力的方式、鞋子的大小,與之前在金良家留下的一樣。雖然鞋子換了一雙不是留下印記的那個,應該也是他自己的鞋子。

這個陳丞相,真是夠厲害的!祝纓想。

王雲鶴與陳丞相見過了禮,祝纓等人也跟著行禮,祝大和張仙姑也不知道怎麽稱呼他,都跟著胡亂的行禮,叫“大人”,陳丞相也不介意。

陳丞相對王雲鶴道:“你還是這麽的勤於政務。”

王雲鶴道:“相公說笑了,食君之祿,這是我輩該做的。不過令郎與案件有涉,又有物證,恐怕不能輕易帶走。”

陳丞相顯得脾氣很好地說:“就知道你會這麽說,所以,我把犯人給你帶回來啦!說來慚愧,竟也與我有些幹系,是府中仆人為盜。”

相府的仆人就押上一個五花大綁的跛足男子上來!

他們進門的時候,王雲鶴就已經看到了,見陳丞相押人上來,便說:“相公,堂內說話。請!”

他雖已換了便服,回到大堂卻沒有再把衣服換回來,先請陳丞相坐了,金良等人此時又不敢坐了,陳萌更是垂手立著。張仙姑就挨著女兒站著,無意識地攥緊了女兒的袖口。她直覺得這事兒很嚴重!一個周遊就能那樣,一個馮夫人就能打他們,丞相……

不敢想。

陳丞相掃了一眼堂上的幾把椅子,很和藹地說:“我也是為案子來,但主審官不是我,還是依著京兆府的規矩來吧。”

陳萌還是不敢坐,金良夫婦小心地坐了半個屁股。祝家一家三口仍是站著,陳丞相看了一眼祝纓,對她點點頭,說:“你就是祝纓?”

祝纓上前了半步,叉手說:“是。”

陳丞相說:“早就聽說過你,不想如今才見到,要是早些見著了,你該喚我一聲‘姨父’,如今卻沒有這個緣份了。”

祝纓道:“人與人的相遇靠緣份,相處看各人,姨父是姨父的緣份,今天是今天的緣份。”

陳丞相笑了,這是一個美男子,即便老了,笑起來也令人覺得春風拂面,他說:“你是個好孩子,是他們眼拙了。”

陳萌摒住呼吸,小心地看了父親一眼:姨母家的事情,父親竟知道的這麽清楚麽?

王雲鶴是剛才已經詢問過祝家的情況,見狀也不驚訝,等他們寒暄完,先問陳丞相:“不知相公有何指教?”

陳丞相道:“讓他們說清吧。”

陳府一個穿著長袍的長須男子站了出來,這是個管家模樣的人,拱手道:“回京兆,是我們府裏查失竊,順藤摸瓜找到了的。”

祝纓仔細聽他的話,這人說的是,相府裏的東西都存放在庫房裏,尋常也不去動它,什麽對牌之類也只有在用的時候拿出來核對,平常也由各人收著。因為相府家大業大,誰也不能將所有的東西都時刻盯著,因此有的東西丟了好幾年可能都沒發現,有些不重要的東西,甚至從頭到尾都不會有人在意它是否存在過。

祝纓點點頭,這是有道理的。比如金簪子,張仙姑一根都沒有,要得了一根,她一天能看八遍。於妙妙有幾根金簪子,也是收得好好的,得上鎖。到了鄭熹這樣的人,除了幾件用順手的,其他貴重的東西都是隨手一扔。

管家又說:“將出正月,府裏清點庫房,發現少了幾樣東西,查了在值的人。找到了這個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