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章:皇家海貿集團(第2/3頁)

“你的意思是,我們出錢,皇店來負責買賣,最後再將獲利分回來?”

幾個藩王當中,襄王最年輕,也最沉不住氣,當下,便立刻開口問道。

與此同時,其他的藩王臉上也露出一絲沉吟之色。

如果說,他們理解的沒錯的話,那麽,胡濙的這個法子,顯然就是現在皇莊的變種,依然是他們來提供資金,具體的運營,則是交給皇店,最後他們坐等分錢。

這個方式,倒不能說是不妥,但是,總歸離他們預想的,還是差上那麽一點的。

倒不是說他們真的想借此培植什麽勢力,而是,皇莊這档子事,確實讓他們已經吃了一個暗虧。

所有的糧食收成由地方官府負責,先收賦稅,再給他們田租,這種模式下,往往他們的田租是補不齊的。

皇莊如此,海貿如果也這樣,結果恐怕也差不了太多。

要知道,地方官員若是克扣錢糧,他們還能找皇帝申訴,可這皇店的背後,就是皇帝本人,到時候,皇店優先把錢往內宮扒拉,他們難道還敢來找皇帝理論不成?

因此,一時之間,在場眾人都有些沉默,紛紛看向了皇帝,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就在他們以為,胡濙的這番話是在揣摩皇帝心意的時候,天子卻搖了搖頭,直接否了這個提議。

“大宗伯方才所言,的確是個辦法,但是,皇店如今既要負責北邊的互市,又要操持海貿,已經是難以旁顧。”

“這次海貿,朕也沒有打算讓皇店親自下場,而是準備按照之前戶部的提議,核定出一些皇商出來,皇店只居中抽成,並不直接參與經營,此前勛貴們的銀子,是直接投到海港的建設裏頭,所以,朕才允準分一些紅利給他們。”

“但是,如若諸藩王也參與進來,這麽大筆的銀子,皇店恐怕就不得不親自下場了,這種局面,並非朕想看到的。”

這番話一出,不僅是諸藩王,就連胡濙也是微微一愣,沒想到天子會是這樣的態度。

不過,他很快就反應過來,自己剛剛可能是想岔了。

對於這次召見,諸藩王心中自然是猜測著天子用意為何,那作為被召見的胡濙自己,自然更是在考慮這個問題。

至於答案,其實也大差不差,在胡濙看來,天子無非就是抹不開面子拒絕,但是,直接答應,又怕藩王借此培植勢力,所以,讓他來出面想個法子。

所以,胡濙就直接把皇莊模式搬了過來,藩王想摻和一腳,讓他們摻和便是,只要不在明面上直接參與經營,那麽,給他們些好處,其實也沒什麽大礙。

但現在看來,天子顯然有更深層次的用意,又或者說,天子雖然叫他來商議,但或許,心裏已經有了主意?

於是,胡濙躊躇片刻,試探的問了一句。

“那陛下的意思是……”

“皇店如今規模太大,旁顧不及,不過,這樁事情,也未必就要交給皇店來辦,不是嗎?”

朱祁鈺的目光看向一旁幾位藩王中的岷王,意味深長的開口。

循著天子的眼神看過去,胡濙頓時明白了什麽,道。

“陛下是說,讓宗人府來操辦此事?”

“諸位意下如何?”

於是,朱祁鈺擡頭看向對面的藩王們,開口問道。

見此狀況,幾人都紛紛陷入了沉默當中。

他們不是覺得不好,而是覺得……這驚喜有點大,看起來,好像是驚嚇一樣……

宗人府來負責好嗎?當然好!

如今的宗人府和之前不同,之前的宗人府受制於禮部,甚至連官衙都沒有,要不是天子重開了宗學,事實上就是名存實亡的狀態。

但是現在的宗人府,雖然依舊不能擺脫禮部的掣肘,但是,至少有了岷王這個大宗正,還有襄王這麽個左宗人,至少在很多的宗務上,已經有了一定的發言權。

若是藩王參與海貿的事情,也能交給宗人府的負責,那麽毋庸置疑,宗人府手中的權力會迎來一次擴張,而且,這種模式下,可以容納更多的藩王參與進來,更重要的是,由宗人府出面整合所有的資源,既可以解決剛剛胡濙所說的兩個問題,還能增加藩王在朝中的影響力。

這個想法,光是一冒出來,就讓在場的藩王們忍不住的一陣悸動……

海貿之利,從此前皇莊的商船便可見一斑,而且,這次海貿開放之後,除了商船出海,還會一定程度上允許一些商人來港口交易,這般狀況,其中的利潤可以想象有多大。

他們之前就打聽過,在戶部擬定的章程當中,對於海貿是要課以重稅的,而這種手段的作用,在此前的互市當中便可以看得出來。

利潤大,賦稅也就多,如此一來,朝廷必然會越發倚重海貿,而如果宗人府集合了各藩之力,在其中占據了一席之地,那麽就意味著,朝廷每年有一大筆賦稅,實質上會受宗人府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