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一章:謎語人重出江湖(第2/3頁)

所以說,這就是有關系的好處了。

英國公府這麽多年的底蘊,自然也有消息渠道,但是,畢竟英國公府一直專注的軍方。

至於成國公府,當初朱勇一直結交文臣,這個時候用場就大了。

類似這種消息,再晚幾日,張輗也能拿到,可能夠這麽快打探到的,各家府邸當中,也就只有成國公府了。

張輗到底也是出身將門,聽到這話,立刻就問道。

“所以,還是要打?”

然而,朱儀卻堅定的搖了搖頭,道。

“打不起來!”

“我剛剛在外頭說的話,只是不全,但並不是謊話,皇上或許有意要打,但是,朝中諸臣,必定是會反對的。”

“既然朝中諸臣反對,那麽這仗,就打不起來。”

這一下,可給張輗給弄迷糊了,不由問道。

“那你說兵部和戶部……”

“聲勢!”朱儀接口道:“皇上最擅長的,便是運籌帷幄,不止是在朝堂上,在邊境之事上,亦是如此。”

“當初從和脫脫不花談判,到夜襲陽和,再到紫荊關之役,這一點體現的淋漓盡致。”

“如今因為楊傑之事,邊境局勢緊張,朝廷勢必要做出應對,所以,以我看來,無論是給楊傑拔擢,還是命楊洪領兵出京,其實都是在反過來施壓。”

“是想要告訴草原各部,大明不畏戰。”

“而且,其實還有一個消息,我們可能都忽略了。”

張輗隱約聽懂了幾分,但是,卻又覺得不太明白。

眼見得朱儀又開始有賣關子的樣子,他不由緊著問道。

“什麽消息?”

“在楊洪出京之前,朝廷還發出去一道聖旨,命刑部尚書金濂負責接待各部落使節。”

“這道旨意十分低調,而且,看起來十分平常。”

“但是,依小侄看來,這才是最關鍵的!”

這麽大的事,朱儀顯然也十分慎重,斟字酌句的道。

“從身份上來講,金尚書和楊洪二人旗鼓相當,但是,我沒記錯的話,金尚書手中,是有一副王命旗牌的。”

“這番場景,倒是和當初紫荊關上,頗為相似。”

“如果皇上真的想要開戰,那麽,必然會將決策權,交到一心想要救回兒子的楊洪手中。”

“但是如今,金濂有王命旗牌在手,便壓了楊洪一頭,金尚書性格一向穩重,並非主戰之輩。”

“所以我推測,此番楊洪出京,只是為了造勢!”

“彼輩蠻夷,畏威而不懷德,唯有如此,才能讓他們不敢對大明有非分之想。”

“但是真的要打,還是那句話,肯定打不起來,可是,聲勢卻要造足。”

張輗皺眉思索了片刻,總算是理清楚了這中間的關系。

與此同時,他看著朱儀的目光,也更多了幾分敬佩,隱約之間,他又想起了自家三弟。

想來,要是三弟活著的話,必定能比這朱儀看的更加透徹,只可惜……

眼中復雜的情緒一閃而逝,張輗問道。

“所以,這和我們要做的事,有什麽關系?”

邊境之事,雖然重要,但是,畢竟和他們關聯不大,所以張輗更關心的,自然還是朝堂上因此會發生的改變。

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一次,朱儀的神色也有些猶豫不定,捏了捏眉心,朱儀道。

“世伯,接下來的話,小侄只是猜測,請世伯參詳,但是,小侄不敢保證一定是對的。”

聞聽此言,張輗也是一愣,不過,也只是片刻,他便搖了搖頭,道。

“國公爺這是什麽話,咱們兩家同氣連枝,朝堂之事,本就沒人能篤定,此處沒有旁人,你大膽說便是。”

於是,朱儀這才道。

“那小侄就說了……”

“既然是造勢,那麽,就必定要內外配合,只有楊洪出兵,是不夠的,兵部和戶部的舉動,其實就印證了這一點。”

“說白了,皇上心中不打算開戰,但是,他必定要讓所有人覺得,大明要開戰,甚至,已經準備好了開戰!”

這話說的有點繞,但是張輗卻明白了。

“所以你是說,明日朝堂上,皇上會力主開戰?”

朱儀點了點頭,道。

“不錯,要想騙過外人,就得連自己人一起騙。”

“所以,小侄推測,明日朝堂之上,必定會有一場激烈的討論,皇上自然是會力主開戰的,按道理來說,文臣們會竭力反對,最後不歡而散。”

“不過……”

話至此處,朱儀緊皺眉頭,似乎也有些躊躇,道。

“不過,這是尋常的思路,我總覺得,以皇上以前的風格,不會真的鬧得這麽大。”

“可是,我又想不到,如果不鬧這麽大的話,該怎麽把聲勢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