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真正目的(第2/3頁)

郕王府的這些潛邸之臣,雖然不說有多麽才能出眾,但是大多數人,能力都還算得上尚可。

當然,他們的確出身都並非正途,更不要說是清流了,這在朝中,是一大硬傷也便是了。

順著朱鑒的話頭,朱儀開口道。

“如今余儼已經在太子府任職,儀銘也接掌了翰林院,如果說這個時候,陳循繼續往太子府塞這些郕王府舊臣,那麽,朝野上下,必會議論他阿諛天子。”

“不錯……”

朱鑒點了點頭,繼續道。

“陳循說到底,還是清流出身,看重名聲,這張臉皮他還是要的,儀銘畢竟是做出了政績的,舉薦他勉強算是出於公心,但是,要是大批的舉薦郕王府舊臣,那陳循的這張老臉,可就要丟盡了。”

“另一點便是,咱們這位天子,素來好名,當初他既然將郕王府舊臣都提拔外放出去,不外乎便是想要告訴朝野上下,自己不會任人唯親。”

“這個時候,他要是把這些郕王府的人,都塞進東宮裏,那過往所做的事情,豈不成了個笑話?”

“真要是這樣的話,倒是好了……”

這個道理,其實和當初天子不沾手南宮的貼身侍奉之人,是一個道理,東宮的地位身份特殊,如今來看,天子對於太子愛護看顧之意甚是濃厚,但是,正因如此,這個形象才必須維持下去。

所以說,進入東宮的人手,都必須是經過嚴格考核,群臣都覺得資歷,才情都足夠的,而不能是僅僅依靠關系的人。

不然的話,滿東宮都塞的是郕王府舊臣,那麽太子一旦出點什麽差錯,滿朝野都會議論,是天子在背後指使的,故意引導太子犯錯,動搖儲本。

就算是沒人明著說天子的錯處,但是一定會逮著這些郕王府舊臣猛烈彈劾,到最後,惹得麻煩還得天子來收拾,沒這個必要。

聞聽此言,朱儀亦是一笑,道。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閣老沒有提吧……”

說著話,這位國公爺,又將目光移向了徐有貞,讓後者不由一頭霧水。

朱鑒沉吟著,望著朱儀的目光越發多了幾分忌憚,但是,到了最後,他還是點了點頭,道。

“陳循性格持重溫和,既沒有王文那般的執拗,也沒有於謙的激進,和戶部的沈翼一樣,他不會輕易的完全倒向任何一方,否則的話,一旦賭錯了,清流一脈會跟著他一起葬送前途。”

“他會全力爭取天子的信任,但是,也不會願意得罪太子和太上皇,這也是,這次他會給我這個落魄的閣老,那麽一點面子的原因吧!”

感受到朱鑒的目光,徐有貞一時之間,不由有些慌亂,道。

“明公說的是,啊,不,不是……”

徐有貞原本想的是附和朱鑒的說法,但是,話說了半截,又想起朱鑒剛剛自嘲的話,所以又臨時改口,這副樣子,頗有幾分狼狽。

倒是朱鑒,並不在意他的失態,溫和的道。

“你不必著急,這些事情,原本就並非你要操心的,你只需聽著,學著,好好辦事便是。”

“是……”

徐有貞點了點頭,也不知道在想什麽。

“所以,閣老覺得,這次陳循會舉薦翰林院的人?”

朱儀想了想,很快便盤出了幾個名字。

“劉定之,陳文,李紹?”

說著話,朱儀搖了搖頭,道。

“這幾個老學究,進了東宮能有什麽用?真把太子殿下,教導成一個書呆子嗎?”

盡管面前是兩個文臣,但是,朱儀的話裏話外,卻絲毫都不掩飾自己作為勛貴,對文臣的鄙薄之意。

當然,這位國公爺,也只有在他們面前才會這樣。

不過這些,朱鑒二人就無從得知了。

面對朱儀的質疑,朱鑒眼中閃過一絲無奈和怒意,但是,到最後,他還是按捺了下來,開口解釋道。

“老學究有老學究的好處!”

“劉定之,陳文,李紹這幾個人,常年在翰林院中任職,窮經皓首研究學問,在士林當中頗有名望,這是其一。”

“越是這樣專心學問的人,越是認死理,為了心中義理,自然會奮不顧身,一旦他們進入東宮,必然會竭盡全力扶保儲君,這是其二。”

“除此之外……”

話到此處,朱鑒卻停了下來。

倒是朱儀眸光一閃,似乎突然意識到了什麽。

“所以,這才是閣老願意如此幫助陳循的原因?”

“說到底,你還是在打清流的主意!”

面對目光灼灼的朱儀,朱鑒倒是依舊坦然,道。

“國公爺果然非同凡響,一語道破。”

“不錯,正是清流!”

目光有意無意的落在徐有貞的身上,朱鑒的臉色也變得肅然起來,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