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朝堂首秀(第3/3頁)

所以,他並不著急反駁,而是擺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等到文武大臣當中都有人自己提出了反對的意見,再行幹預。

如此一來,文武兩大陣營,都有持各種意見的人出現,那麽,這就是一件純粹的政務,而不摻雜其他的立場問題。

當然,對於這幫大佬們來說,他們看的更透,其中有不少人,在看到最初出來反對的禦史時,都不約而同的想起,這個禦史,早年曾經受過前成國公朱勇的恩惠,在土木之役後,也曾為成國公府說情。

至於張輗……更不必說了,成國公府和英國公府是親家,想要通個氣,更是簡單的很。

但是,這手段雖然簡單,可卻成功的淡化了朱儀在其中操縱的痕跡,不可謂不高明。

於是,一眾重臣的眼神都有些復雜,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看來,這位成國公雖然年輕,可卻不是個好對付的人啊!

底下吵了一陣,天子終於擡起頭,輕咳一聲,於是,殿中頓時安靜了下來。

“萬民書朕看過了,此子的確孝心可嘉,內閣和六部的幾位先生,覺得任家可否寬恩?”

天子一開口,就點了這些重臣,他們自然也不好再閉口不言。

相互對視了一眼,內閣俞士悅率先道。

“陛下,臣以為任家不可寬恩,任弘雖孝心可嘉,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任禮所犯並非小罪,乃是動搖朝廷威嚴體統的大罪,必定要殺一儆百,從嚴處置,否則國法綱紀威嚴不在,更難震懾不法之人,至於任弘,的確孝道純然,臣以為,可以寬赦其一人,令其留京奉養府中長輩便可。”

如今這件案子,既然朝堂上已經吵了起來,那麽,哪怕是他們這些人,說話也要留幾分余地。

俞士悅的這個方案,算是比較折中保守的,好處是周到。

但是,也有反對的,緊隨其後,都察院陳鎰便道。

“陛下,孝道是孝道,律法是律法,朝廷既已定下對任家的處置,那麽既然案情並無反復,便不應隨意更易,否則不僅有朝令夕改之嫌,更會讓諸多宵小,覺得可以通過這種手段逃過朝廷懲治,對社稷有害無益,故而臣以為,陛下可下旨表彰任弘一片孝心,但是,對於任家的處置,依舊應當維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