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什麽,任侯竟然還沒死?(第2/3頁)

畢竟是年輕人,有什麽說什麽,雖然有時候話不那麽好聽,但是,忠心可鑒。

或許,換了土木之役前的朱祁鎮,接受不了這樣的逆耳忠言,但是,如今的他,反而對這種直率但略顯冒犯的話,容忍度高了許多。

沉吟片刻,朱祁鎮也感到有些頭疼,道。

“朱儀,朕知道,你因為你父親戰死之事,對瓦剌十分怨恨,可若是要說在這場戰爭當中受苦的人,誰能比的過朕?”

簡簡單單的一句反問,頓時讓朱儀啞了火,立刻跪倒在地,道。

“臣不敢。”

眼瞧著朱儀冷靜下來,朱祁鎮嘆了口氣,道。

“你也不必妄自揣測,後宮不許幹政的祖制,朕還是曉得的,其木格在朕身邊,不過是打理些日常瑣事,所以,你也不必事事都猜測是其木格在對朕吹風,今日之事,朕念你不知情由,又是忠心一片,不予怪罪,但是日後,不可如此胡亂臆測,明白嗎?”

朱儀明顯還是有些不服,瞥了一眼默默不言侍奉在旁的其木格,想要開口說些什麽,但是,這個時候,張輗忽然瞪了他一眼。

於是,朱儀只得悻悻的低下頭,道。

“臣遵旨。”

這番神色,自然也落入了朱祁鎮的眼中,他心中暗嘆一聲,知道想要解開朱儀的這個心結不容易,但是,至少暫時不起沖突,其他的,只能以後再說了。

將此事揭過,朱祁鎮沉吟片刻,將話題轉回了正事上,道。

“朕希望朝廷能夠插手幹預草原局勢,實則另有緣由……”

乾清宮中,朱祁鈺的眉頭也擰了起來。

對於大明來說,一個混亂的草原才是最好的。

或者更進一步說,一個持續混亂的草原,才是大明所希望出現的。

早在太宗皇帝時,威震漠北,四夷臣服,固然是風光無限,但是事實上,到永樂後期為止,這種極端的軍事化手段,就已經開始出現弊端了。

大明過度的通過軍事手段幹預草原戰事,對於強大的部落,均持打壓攻伐的手段,導致草原上各個部落之間的攻伐逐漸減少,為了活命,許多小部落會組建起聯盟,以抵禦草原的惡劣環境。

對於諸多部落來說,他們固然害怕大明的官軍之威,但是,這也導致他們各部落之間的矛盾迅速消弭。

太宗皇帝在時,武威鼎盛,自然宵小懾服。

但是,其實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越到永樂後期,太宗皇帝出征漠北的頻率就越高。

世人將其歸咎於太宗皇帝好戰,但是邊境之事,哪有那麽簡單,更大的原因是,隨著太宗皇帝年老,對漠北的威懾減弱,這些部落之間相互吞並,讓太宗皇帝意識到,他們當中很可能會再次出現能夠威脅到大明的部落。

果不其然,隨著永樂時代落幕,瓦剌迅速崛起,興兵攻明,險些打到了京師之外,以致土木之禍。

所以,一味的強硬,並不是最好的手段,羈縻控制,維持草原的混亂與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這一點,朱祁鈺清楚,也先也清楚,不出意外的話,如今南宮的那位,也應該看清楚了。

原本哪怕是沒能順利打到京師,可也先的瓦剌在草原也應該是占據優勢的,但是,隨著紫荊關一戰,局勢陡轉,也先大敗,脫脫不花的勢力卻得以保全。

除此之外,在朱祁鈺的刻意縱容下,互市迅速開展,韃靼的實力迅速恢復,瓦剌卻陷入了談判的僵局當中,隨著沙窩一戰,也先被斬去一臂,瓦剌更是人心渙散。

如今,在和韃靼的對抗當中,也先明顯處於不利地位。

想要維持混亂,就需要讓他們雙方的力量重新回到平衡的狀態,而想要做到這一點,有兩個辦法。

其一是削弱脫脫不花,其二就是……

“幫助也先在草原上重新站穩腳跟,是為了大明著想!”

重華殿中,朱祁鎮望著底下的朱儀和張輗,認真的開口說道。

“如今的草原,已然不是也先一家獨大了,但是,隨著互市的開展,脫脫不花已經成了新的霸主。”

“一旦他吞並了瓦剌,那麽,便會出現一個新的也先,而且,還是一個身上流淌著黃金家族血脈,有草原正統的也先。”

“無論現在他和大明的關系多好,等到那個時候,他必然會再度對大明動兵。”

“所以,無論如何,不能讓脫脫不花贏下這場戰爭!”

就因為這個理由,你就要讓大明放棄休養生息的時間,出兵幹預草原戰事?

就因為這個理由,你就忘了當初在瓦剌受到的恥辱了嗎?

朱儀擡頭望著朱祁鎮,很想張口問出自己心裏的話。

但是,到最後,他還是沒有開口,只是默默的低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