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王翺的手段(第2/2頁)

再加上,王翺和王文一同出使脫脫不花的大營,也算是有一段交情,聯袂而來,也就不奇怪了。

不過,也得說王翺的確是能狠得下心。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的這個舉動,是在限制內閣的權柄,以達到將內閣徹底握在手中的目的。

果然是敢提著劍在城墻上跟敵軍對壘的文臣,做起事情來,殺伐果斷的。

將手裏的奏疏擱下,朱祁鈺沉吟片刻,轉而對著笑眯眯的王直問道。

“天官,簡齋先生舉薦國子監祭酒蕭镃,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吏部是何意見?”

老天官起身,拱了拱手道。

“陛下,蕭镃老持穩重,掌管國子監數年來,備受贊譽,吏部本已打算,年後任滿,即轉調六部為侍郎,若是陛下有意,令其調任翰林院,亦無不可。”

“不過,國子監祭酒乃是從四品,翰林學士乃是五品,雖翰林清貴,但蕭镃政績出眾,不宜降品,故老臣之意,若要轉調,可加六部侍郎銜,兼任翰林學士。”

很顯然,老天官對於這档子事,並不算熱衷。

一口一個“若陛下有意”,那意思就是,全聽天子您的!

朱祁鈺有些猶豫。

蕭镃這個人,他知道,和於謙是差不多的性子,會顧全大局,不過他比於謙少了幾分勇氣和擔當,如王直所說,他是個求穩的人。

前世的時候,朱祁鈺要改立太子,蕭镃是持反對態度的,認為不合禮法,會讓朝廷動蕩。

但是後來,朱祁鈺真的換了太子,有忠於朱祁鎮的人聯絡他,要上本再把東宮改回來,他也是持反對態度的,認為既然都已經換了太子,不宜再重新復位。

總而言之,這是個不愛折騰的人,總想著能夠照規矩辦事,蕭規曹隨,安安穩穩的。

翰林院交到他的手上,倒也算合適。

他求穩的性格,必然不會讓翰林院像今天一樣,鬧的這麽出格。

於是,朱祁鈺點了點頭,道。

“既然如此,吏部便下調令吧,免去陳循,高谷二人的翰林院學士,專心內閣事務,國子監祭酒蕭镃,加禮部侍郎銜,兼掌翰林院。”

老天官拱了拱手,俯首領命,不過卻依舊站在原地,沒有退下去,好像在等著什麽一樣。

果不其然,下一刻,王翺繼續上前,從袖子裏又拿出一份奏本,開口道。

“陛下,內閣既已定制,當有閣臣六人,如今僅有三人,長久下去,恐影響政務運轉,實有不妥,故臣和天官商議後,上奏陛下,請增補閣臣。”

小內侍將奏疏接過來,放到禦案上。

依舊是剛硬的館閣小楷,上頭工整的寫著。

吏部並內閣請廷推閣臣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