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兩條路(第2/2頁)

而且這次入京之後,他知道自己即將赴邊境巡查,同樣對邊境的形勢做過一番深入的了解。

此刻聽天子點到了他,倒也不懼,想了想,上前道。

“回皇上,臣以為,陳侯所說固然有理,但是易地而處,若臣是也先,只怕未必肯三路會師……”

一句話叫殿中眾人的目光都匯集到了他的身上,王文深吸了一口氣,道。

“陛下,此次也先分四路大軍南下,固然是存了分兵牽制了各邊鎮將領的用意,但是臣鬥膽猜測,只怕也和他與脫脫不花不和有關。”

“何況也先自土木之役後,便退居威寧海子,修養整備,顯然是打算仍然依靠己方主力,故而臣以為,攻古北口一策,即便要行,也是也先虛晃一槍,故布疑陣。”

瓦剌如今的局勢,其實也十分微妙。

盡管大明並不怎麽認可,但是作為黃金家族的後裔,脫脫不花所率領的韃靼部,被奉為蒙古正統。

也先的父親脫歡,也正是借助脫脫不花的名義,才將蒙古各部統一,建立了新的汗庭。

但是同時,在這個新的汗庭當中,也先又占據著強勢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意圖,基本上毫不掩飾。

這次也先興兵進攻大明,非要讓脫脫不花一同帶領韃靼本部的軍隊同時進攻遼東。

也正是怕自己在前方作戰的時候,背後被人給捅一刀。

所以應該說王文所說的,並非毫無道理。

三路大軍一旦會師,固然會讓也先氣勢大增,但是同時也會讓他如臂使指的大軍,產生不穩定的因素。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王文的確是下了一番工夫的。

陳懋盯著邊防圖,沉思半晌,最終道。

“既然如此,那麽就只能走一條更穩妥的路,繞過大同,自陽和關而入,攻白羊,紫荊,倒馬三關,亦可攻至京師城下。”

“但是這條路線,一路上隘口眾多,地勢不平,會影響騎兵的戰力,尤其是紫荊關,占據地勢,雖然不能和古北口相比,但是同樣並不好攻下。”

“至於好處,則是撤退方便,且若從這條路線進攻,下可攻京師,上可和宣府大軍內外夾擊,進攻居庸關,此關若失,則虜賊之後亦可來去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