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306 解析“火箭”

帶著對段娘子的崇敬,王葛道:“初見專小娘子那天,我想問清楚以後怎麽做,是不是讓專小娘子當我替身?我當時跟功曹史說……如果是這樣,我一輩子都過不去這個坎。然後功曹史回我……過不去也得過。原來過不去也得過,是功曹史說她自己。”

鄒娘子拍拍王葛手背,感慨:“所以啊,只要肯用心、不懼苦,心裏的坎就有機會邁過去。若是只知怨天尤人,即便過去二十年,坎依舊橫在道前。對了,你給我和阿專的火器沒用上,功曹史拿走了,她有閑空時可能叫你過去。”

二人都沒想到,下午功曹史就讓職吏來請王葛了。

廨署裏藥氣濃,段娘子外衫松系,舉止間微露內裹的藥布,好在精氣神還跟往常一樣充沛。

王葛剛坐至書案對面,又起身,因為王書佐來了。

段娘子暗笑,世家子弟就是規矩多,王彪之知道她得了一種小型火器,迫切想見識,因著她肩臂上藥,不好意思單獨過來。

不再耗時間,段娘子示意擺在案上的兩件兵械,它們外形一樣。“阿葛說一下。”

“是。”王葛分別掂下木器的重量,有數了,一個已經使用過,一個還盛著麻油。

她拿起輕的說道:“在兵曹署試噴火筒時,我看到麻油庫舍裏的吸油囊很有趣。”

吸油囊為獸皮所制,大小、厚薄不一,是方便庫吏取麻油用的,最小的油囊吸滿麻油後都不如掌心闊。當時王葛擔任試火器的匠師,向庫吏討倆油囊,對方怎好拒絕。她要油囊的初始心思就是造手執式噴火器,也算巧,正好遇到鄒娘子執行繳諜任務。

王葛當然不知道手槍構造,她采用的僅僅是杠杆省力原理,把噴火筒的推活塞方式,改為扣動機栝來驅動。

暫且大言不慚稱此械為“火箭”。

火箭的主體木結構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分呈“﹀”形,由兩片寬木組成,凹陷處安裝油囊,所以前頭充當擋板的寬木需留孔,孔不能大,保證油囊的出油口(也是吸油口)能探出、不擠就行。

下部分是握柄與機栝。握柄是不能活動的,一定撐牢上部分。

上、下的連接處有軸,通過機栝的活動擠壓油囊,以此實現杠杆的省力作用。

制作過程中較麻煩的,是機栝跟上結構的後推木片為整木而鑿,握柄與上結構的前擋木片亦如此。這就要設計好各處的曲度,不能簡單的鑿成“鉗”狀,否則單手握柄時,手指根本夠不著機栝。

王葛解釋完主體部分,剩下的延長管和點火裝置一目了然,三言兩語帶過即可。

延長管仍為整木鑿刻,外觀呈六根木條圍成的鏤空骨架,首、尾是整圈的圓,尾端跟火箭主體的“﹀”前擋插接。

火折子豎起,裝在延長管的頭端。

這裏不得不提,別看火折子是王葛研究出來的,她還真買不起此物,那天是向劉清借的,對方什麽都沒問便給她了。王葛需要的是火絨,借到火折子後,用木頭鑿了兩個短管,只剪了一半的火絨用,剩下的還給劉清。

使用火箭無竅門。經段娘子同意,王葛拿起那個沉的,跟王書佐來到門外,她先拔開火折筒的塞帽,順好風向,火絨亮光已經起來。

堵住油囊嘴的填充物是麻線和木屑粉搓成的,扣動機栝,這點填充物瞬間被麻油沖開。油柱經過火絨位置後,焰火的擴散範圍超出王彪之預料。

他立即囑咐:“勿松機栝!”

火箭的缺陷也一目了然。

“是。”王葛等火焰徹底消失,吹滅火絨、扣回塞帽,才謹慎的松開機栝。給鄒娘子制這種火器,原本是對付秦吉了的,一旦遭遇多只秦吉了就用火燒它們、嚇它們。哪想到秦吉了也是獵物,諜人的真正殺器是遊隼。

進廨舍,她鄭重道:“功曹史,火箭一定有改良余地,在改良前大批打造的話,我建議慎重。”

段娘子猶豫:“此器小巧,攜帶隨意,各防戍亭早一天用,早一天得利。”

王葛沉思,是啊,功曹史說的有道理。她開口:“如今火箭的缺點有四。”

她知道兩位官長都能看出這種火器的優缺,一一說明,是為防她自己考慮的不周全。

首先是油囊小,掌控力道的情況下,最多可以噴兩次,但分成兩次使用,威力肯定不如一次把麻油擠空;二是噴了火焰後,機栝切不可迅速松開,那樣油囊回彈的吸力有可能把殘存火焰回吸;三是火絨燃起來的速度慢,既得提前拔開塞帽、又得事後蓋回去;最後還是火絨方面,想令其燃燒質量好,一次噴火燒不毀,就得加大制絨成本。

“我能想到的缺點就這些,功曹史、書佐可有補充?”她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