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三章合一

“缺陷?”

一聽這個詞,別說余廠長了,連任曉友郭曉他們的驚訝的不得了,扭頭看向了許如意。

余廠長直接激動地嚷了出來:“許廠長,你怎麽知道?你不是剛進來嗎?”

他倒不是質疑許如意的本事,實在是剛進來沒多久,別說拆機,連開機都沒有,居然就肯定地找出原因,這簡直匪夷所思。

許如意還沒張口,就聽見車間外面有了聲響,大家扭頭看過去,發現剛剛已經走了的廠長孫浩然,竟然陪著日本人又回來了。

瞧見他們也在這裏,日本人顯然很意外,扭頭跟翻譯嘰裏咕嚕地說了幾句,許如意大致能聽個差不多,是問他們是誰,為什麽會在這台設備前面?你們是要自己修理嗎?

翻譯很快就翻了過來。

一聽這個,余廠長就心煩。

自己買的機器,還不能自己打開看看,只能花那麽多錢讓他們修。你能修好也行啊,這才幾個月,又壞了,還都把責任推到他們身上。

如果許如意沒說,他就是覺得憋屈。

可現在許如意說了,甭管對不對吧,起碼讓他想到了原先從來沒敢想過的一種可能:你們這麽保密,這麽嚴防死守,不會是真有問題吧。

所以,余廠長是有些顯擺有些暢快地告訴孫浩然,“廠長,許廠長說,這是大建自己的問題,不是咱們的。”

孫浩然倒是很熱情,笑著叫了一聲許廠長,直接伸出了手,許如意就跟他握了握手。

不過孫浩然顯然沒有在日本人面前多聊的意思,只是說了句:“我們盼你好久了,等會兒咱們細聊。”

隨後扭頭沖著翻譯說:“你跟佐藤說,是我們的兄弟單位過來參觀。”

這邊翻譯一說,那幾位日本人倒是不追問了,大概許如意的年紀最輕,看著就不像是領導,他們只是沖著許如意點點頭,算是打了招呼。

然後就瞧見其中一人,從設備旁邊拿過來一個黑色的小包,說了句:“找到了。”

說完後,他就低頭打開了包,檢查了一遍。

大家這才看清楚,裏面只是一些工具,不過包應該是定制的,每個工具都能嚴絲合縫地放進凹槽裏去,看起來制作的很精美,比夏國人平時拴在腰上的工具腰包高档多了。

他看了一眼後合上,又說了一句話:“全部在這裏,沒有丟失。”

為首的日本人才點點頭,沖著孫廠長說:“東西找到了,沒有問題,我們走吧。不過,你記得叮囑他們,參觀可以,機器動手動腳不要。”

翻譯自然將最後一句話翻了出來。

剛剛他們找到工具包後打開看看,大家都沒覺得有什麽,自己的工具包肯定是要檢查一下才放心的,但配上後面這句話,怎麽聽都不得勁呢。

等著人走了,郭曉忍不住吐槽:“就那工具誰沒有啊,還專門當著面看看,好像咱們會偷似的!”

技術員宋廣建也點頭:“可不是,咱們夏國自己的工廠,夏國人過來看看,他們還得叮囑?真是沒見過這樣的。”

對他們的說法,余廠長根本就沒反駁,而且連連點頭:“他們就這樣。我打交道這麽多年,算是看出來了,這歐美人,他心裏看不上你,說不定在合同上還會做個手腳,把你當傻子騙,但是面上都很尊重。他們不是天天講什麽平等嗎?都在嘴上呢。”

“這小櫻花!”畢竟是上著班,總不能指名道姓的罵,余廠長還起了個外號,“就不一樣了,還不如美國人呢,就鞠躬勤快,好像天生就沒脊梁骨,但說話做事兒忒差勁。”

這顯然,南河汽車廠這是跟大建的人很不愉快!

不過這都是閑聊,也不宜多說,余廠長扭頭就問許如意:“許廠長,你說是大建的問題,怎麽判斷的。”

許如意直接跟他說:“首先開始你們就已經說了,都是按著操作規範來的,只是不能保證每次操作都完美無瑕。”

“那就是說你們沒有大的操作問題,只可能有小的操作習慣不太好。”

“但實際上,機床真不是個嬌滴滴的東西,咱們都知道,這大鐵疙瘩耐造著呢,而且日本的產品一向是以便宜皮實維修率低著稱,怎麽可能偶爾操作習慣不好,就能造成使用幾個月精度下降呢。”

“更何況,兩次還是同樣問題,就算是概率也沒有高吧。”

余廠長本來興致勃勃,可沒想到許如意給出的居然是這樣的猜測,他都苦笑了:“許廠長,你信我們謝謝你,但這個……”他攤攤手,“怎麽能說服對方呢?”

“怎麽可能憑借這個呢。我這是跟你解釋,為什麽我有懷疑。後來我不是跟你要了你們產量表嗎?”

“你們難到沒有發現,第一次是1979年6月調試成功開始生產,1980年9月發現問題,一共使用了十六個月的時間。第二次你們使用了五個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