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二更

雖然用了您,但苟霍明回過神來,並不覺得有問題。

漂亮話誰都會說,但許如意不一樣的地方是,她真的拿出了東西。

這些改造方案是實實在在有用的,真的可以做到她說的,節省煤炭,降低成本,那她這麽說就是沒錯的。

當然,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許如意就瞧見了王愛山嘴角的弧度,顯然是覺得她這是說空話套話。

只有許如意自己知道,她這話有多真誠。

她其實早就這麽幹了——那些占用了她所有的課余時間,擠占了她的睡眠時間的稿件,一封一封地飛向了各個雜志報刊。

她的確是有拿著這個掙稿費改善生活的想法,但更重要的是,她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自己知道的,這些來自於祖國前輩的知識再傳遞給這個時代的同行們。

一個國家重工業整體水平的發展絕對不會靠著一個廠子,當然也不會靠著她幾篇文章來推動。

許如意想的是,她希望盡可能的在她知道的問題上,讓大家不要浪費時間,而且,她也希望在大批量外資企業到達之前,去營造這樣的一個氛圍,只有我們國家的企業相互幫助,什麽困難我們都可以克服。

所以,即便王愛山不看好,她也沒受影響,而是對苟霍明說:“苟廠長,您的問題在於對鍋爐使用的管理上面。”

“首先是沒有使用流量計。”

這時候,鍋爐流量計還沒有普及,這就導致了無法通過調整流量來節能。

“你們使用的臥室錘式破碎機,這個機器應用範圍特別廣,幾乎大部分的沸騰爐都是配備這種破碎機。但它的問題是這種機器產生的0.5以下顆粒大於兩成,這就導致了飛灰損失。”

“外加上你們的爐子跟我們的爐子同樣存在三大一高問題,那損失是成倍的增加。所以,同樣的煤,同樣大小的爐子,你們的成本就會高很多。”

“其實還有很多問題,比方說除鐵的問題,我不一一說明了,第一批來和我們合作的廠家,我們都免費贈送了鍋爐管理相關培訓課程,這個名額只有十個,他們已經占了六個,甭管您跟我們合作嗎?我送您一個,聽了後,肯定會有幫助的。”

張清江跟他們關系都不錯,而且又很欣賞許如意,外加蘇國強,兩個人沒少給燎原廠宣傳。

什麽合作贈送管理課程,什麽人工費八折,他們都是知道的。

可原先聽著也就那回事兒吧,畢竟他們都沒準備跟燎原廠合作,但今天聽著,不知道咋的,隱隱有點羨慕苟霍明。

這一共就十個名額,現在去了七個了,還剩三個。明知道理智告訴他們,一定要等著跟北河省鍋爐廠對比一下,再看看刀廠他們的改造效果怎麽樣,最後再定,可總會想:萬一沒名額了呢。

許如意可不管這些,繼續往下講,一共六位,講完了燃燒,就要將在燃燒過程中爐膛的問題。

這就涉及到受熱面磨損的問題。

不過……

許如意對上了熊廣濤格外渴望地眼睛,她自然知道鍛造廠的問題,也準備了方案,但是,熊廣濤至今還未道歉,所以根本沒搭理他,而是接著往下講去。

熊廣濤剛才已經豎起耳朵了,他們廠的問題就是受熱面磨損太大,這個問題很容易爆管,這都不是成本的問題了,非常危險。

他們改造過許多次,譬如更換厚管壁,但都不是很理想,為了安全,他們現在頻率比一般的鍋爐更換的更勤快,但這是治標不治本,這次鍋爐改造,他們也是準備一舉解決這個問題。

他連詞都想好了,沒想到,許如意竟略過他,顯然上次的事兒還沒消氣呢。

這就難辦了。

熊廣濤快愁死了,不過他也沒吭聲,又不是什麽光榮的事兒,讓大家知道了那不是當著大家面表演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他就聽著許如意往後講飛灰裝置。

這些都是許如意提前都準備好的,就這麽每個廠重點講一個問題,一上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等著她最後說完,鄔匯雍就開了口:“食堂已經準備了飯菜,請大家移步吧。”

吃飯時,有了這一上午的交流,肉眼可見的,這幾位廠長的態度就不一樣了。

尤其是趙光群和苟霍明兩位,上午來的時候寡言少語不愛說話,一副走過場的樣子,如今卻是話簍子。

苟霍明問:“許廠長,如果我們要跟你們合作,我們是不是也會有一對一團隊?你們廠規模不大,人手夠嗎?”

趙光群則是關注的另一點:“許廠長,你的誠意的確打動了我,但改造鍋爐不是小事,我們還是需要慎重考慮。但這個管理鍋爐課程,一共就這幾個名額,如果我們也想要,怎麽辦呢?”

許如意倒是不餓,就是說了一上午,特別渴,一邊喝水一邊回答:“人手的確不太夠,您也看了,我們的技術科一共九位同事,供銷科只有六位,所以一共就六個團隊,現在全忙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