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馬上畢業了,你是什麽打算?”

“留校或者去耀華精工做研究,還沒想好,不過肯定要幹這行。”

“你學了這麽多年機械,怎麽沒夠呢。這行多坑啊,沒啥前途的。”

“哥你不是也幹機械的嗎?”

“就因為我幹這個的,才有資格勸你,真沒必要,還是聽姑姑的,進體制吧。”

許如意醒來的時候,還想著這段與表哥的對話。

她博士即將畢業,準備投身科研,可家裏都不願意,爸爸更是派了同樣學習機械的表哥來勸她——機械沒有出路的,還是考公前途好。

許如意自然不願意,她從小就生長在機械廠,摸著機器長大,她喜歡機器開動時的轟鳴聲,更明白那些宏偉的機器所代表的意義——那是我們的第一台電視,第一台洗衣機,第一台汽車,第一架飛機火箭,是……我們的底氣。

只是沒想到,曾經跟她有著同樣夢想的表哥,居然在工作數年後,如此的悲觀。

當然,她更沒想到,還沒等她反駁,居然穿越了。

現在,她站在了南河省肅南市燎原縣機械廠門口,時間是1980年7月。

她的面前站著一男一女兩個孩子,大的男孩十五六歲的樣子,小的女孩十二三歲,都瘦的跟柴火棒一樣,這會兒正沖著她叫姐姐。

男孩曬得跟黑炭頭一樣,這會兒咧著嘴露出一口大白牙:“姐,你咋才到?我和吉祥都等你一上午了?”

女孩則直接湊了過來,拽住了她的胳膊,笑的跟朵花似的:“姐,你終於回來了,餓壞了吧,我做了好吃的,走,回家吃飯去。”

許如意是愣了一下,記憶才翻騰出來,眼前的男孩叫許為民,今年17歲,在燎原一中上高三,女孩叫許吉祥,今年十五歲,在燎原一中上高一。

這兩個孩子居然這麽大了?可他們瘦弱的根本不像。

而她,作為南河省第一機械中專的畢業生,昨天剛剛畢業,因為是定向培養,所以又被分配回了燎原縣機械廠。

等著進了屋,她才將腦海裏這個家的窮困和現實結合在一起,許家父母都是機械廠的職工,所以住宿倒是很合規——兩間平房,一個小院,幾乎全部開墾成了菜地,只留了一條窄縫通過。

進去就知道,這也太窮了。

兩間平房,外間是許為民的臥室和客廳,裏面是許吉祥的臥室,土炕上連個褥子都沒有,就鋪著一張洗褪了色的床單,大概是夏天,根本沒瞧見鋪蓋。

幾件帶補丁的衣服疊好擺放在土炕上,一張有年頭的小方桌又當餐桌又當學習桌,還有一個馬紮,兩個鐵凳子,其中一個還掉了腿。

桌上一共三個碗,放著三個菜。一個炒土豆絲,一個涼拌西紅柿,一個雞蛋糕。

這就是好吃的?

許吉祥直接推著許如意去洗手,她跟個喜鵲一樣嘰嘰喳喳:“姐,你餓壞了吧,趕緊吃飯。”

許如意被推著洗了手,又被推著坐下,兩個孩子一左一右坐在她身邊——許為民坐著那個壞了的凳子,找了兩個磚頭墊著。

許如意瞧著就不得勁,直接站起來,靠著記憶從床底拖出了許軍的舊焊槍——許軍原先靠著這個給人幹私活掙錢,後來許如意每次放假,也靠著這個掙點生活費,所以沒有賣掉。

她熟練的焊接上,遞給了許為民。

許為民用屁股使勁蹲了兩下,自然牢靠無比,馬屁就拍過來了:“姐,還是你厲害。趕緊吃飯吧。”

再坐在桌子前,許為民和許吉祥卻沒有動筷子的意思,許如意這才發現,他們根本沒給自己準備筷子!

許如意問:“你們不吃嗎?”

許吉祥明顯的喉嚨咕嚕了一下,不過她很快搖頭:“我們吃的晚,不餓,姐你吃吧,好久沒回家了,嘗嘗我的手藝。”

許如意怎麽也看出來了,這家裏恐怕就沒多少存糧,倆孩子舍不得,她伸手抽了筷子遞給兩個人:“吃吧,我報道後就是技術員,一個月能開24塊錢呢,夠我們生活了。”

許如意的母親得病去世,為了治病,借了不少錢,父親許軍原本想慢慢就能還了,誰料想前幾年突發疾病也走了。

對於這樣的孤兒,廠子裏自然有照料,每個月給他們15塊錢生活費。吃飯是夠的,可他們還欠債呢?

雖然說叔叔阿姨都很照顧他們,不但不催要錢,還時不時送點糧食過來,可大家都是普通工人,誰家也不多二兩米,怎麽可能不還?

姐弟妹三人一商量,每個月還款五塊,三個人生活就捉襟見肘了。等著許如意上了中專,有了補貼,更是省吃儉用,把余下的錢寄給了弟妹還債。

所以,許如意伸出的那只胳膊也瘦骨伶仃,她猜測,原身就是這麽去的。

許如意本想讓兩個孩子放心吃飯,哪裏想到,一提這事兒,兩個孩子臉色都沉重起來。